雲南一不小心又火了,這次你一定沒想到!



你有沒有想過,一分鐘,短短60秒

我們身處的大美雲南,各個地州縣市

及每寸土地上生活著的人們

生長著的作物、矗立著的景觀

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雲南一分鐘》將會告訴你


一分鐘,葫蘆絲演奏一段41小節的

《月光下的鳳尾竹》

一分鐘,24名遊客在蒼山洱海感受慢生活

一分鐘,77人到麗江古城踏尋茶馬古道

一分鐘,普洱茶創造19300元價值




一分鐘,20980枝鮮花銷往全球

一分鐘,“高原糧倉”糧食產量高達36噸

一分鐘,23.6萬千瓦時清潔水電輸往珠三角地區




一分鐘,脫貧攻堅投入超過5.95萬元

一分鐘,中緬油氣管道輸油20.83噸

一分鐘, 跨境人民幣收付超過12萬元……



你可以聽到時間在鶴慶銀匠的敲打聲中流淌

品味歲月於大理白族扎染裡沉澱

感受金光普照梅里雪山動人心魄的震撼

看見喜悅獨龍族脫貧致富的笑臉

這是人和景明的一分鐘、跨越發展的一分鐘

這是屬於雲南的一分鐘

這裡,有最古老的象形文

——東巴文



東巴文是麗江納西族的文字,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圖畫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態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態還要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大約產生於公元11世紀以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


東巴文有1400多個單字,詞語豐富,能夠表達細膩的情感,能記錄複雜的事件,亦能寫詩作文。它被稱之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被譽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東巴古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並進行數碼記錄。在中國迄今為止已經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五項遺產中,東巴古籍是唯一一項少數民族世界遺產。

這裡,有最早的民族自治州

——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那西”,意為“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裡以美麗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鑲嵌在祖國南疆的一顆璀璨明珠。


其歷史悠久,尤以傣歷、傣文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其音樂悅耳動聽,除了為舞蹈伴奏外,常與詩歌相結合;其民居——竹樓,是中國現存最典型的幹欄式建築,造型古雅別緻。

這裡,有最隆重的民族舞會

——目瑙縱歌



在雲南德宏州的瑞麗、隴川、潞西等景頗族生活的地區,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至十七日都要舉行景頗族的目瑙縱歌節,是景頗族最盛大、最隆重的民族節日。


數萬人踩著同一個鼓點起舞,規模宏大,震撼力極強,有"天堂之舞"、"萬人狂歡舞"的美稱。只要有場地,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一起進行目瑙縱歌,它是世界上最壯觀的集體歌舞。

這裡,有最驚險的節日

——刀杆節

每年農曆二月初八,是雲南邊陲輪馬山一帶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體育節日,是為了紀念明朝時期體察邊民疾苦的兵部尚書王驥,主要在怒江、騰衝、龍陵等傈僳族比較集中的地區舉行。


這一天,人們都會穿上節日的盛裝,成群結隊地來到"刀杆節"會場,觀看"上刀山,下火海"活動,場面十分宏大,熱鬧十足。

這裡,有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

——獨龍族


獨龍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也是雲南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分佈於雲南省貢山縣獨龍江流域的河谷地帶,位於高黎貢山以西,但當利卡山以東,設立獨龍江鄉,是獨龍族唯一聚居地,2000年人口普查時約有7000人。


獨龍族人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其住房多為木房或竹房,火塘是生活中心,獨龍毯是獨龍族日常生活和禮尚往來中最重要的物品,它象徵幸福和美滿,每年舉行的“卡雀哇”儀式中,男女老少都要身披新織的獨龍毯跳牛鍋樁舞,剽牛祭天。

這裡,有最古老的音樂

——納西古樂


據考證,納西古樂起源於公元14世紀,它是雲南省最為古老的音樂,也是中國或世界最古老的音樂之一。 納西古樂是納西族人民在接受以儒道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文明影響下而創建的藝術結晶。



納西古樂由《白沙細樂》、《洞經音樂》和皇經音樂組成(皇經音樂現已失傳),融入了道教法事音樂,儒教典禮音樂,甚至唐宋元的詞、曲牌音樂,形成了它獨特的靈韻,被譽為“音樂化石”。

這裡,有最早的青銅器博物館

——李家山



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位於昆明以南,江川縣境內,1994年秋建成開館,裡面陳列著七十年代出土並轟動世界的"牛虎銅案"等珍貴文物,還能承擔修復、整理和複製文物的任務,是全國第一個功能較齊全的青銅器專業博物館。

這裡,有最大的鄉級圖書館

——和順圖書館


和順圖書館不但是雲南最大的鄉級圖書館,也是中國最大的鄉村圖書館之一,於1924年由華僑集資興辦,為中國傳統的樓房建築,前置花園,美觀素雅,圖書館中藏書萬餘冊,其中尤以許多古籍最為珍貴。

這裡,有最長的河流

——瀾滄江



湄公河全長4880公里,流域總面積81萬平方公里,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中國青海、西藏、雲南三省區和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湄公河三角洲注入南中國海。在中國境內的河段稱為瀾滄江,長2198公里。

這裡,有最冷的地方

——迪慶州東部


迪慶藏族自治州內氣候屬溫帶——寒溫帶氣候,年平均氣溫4.7℃—16.5℃,年極端最高氣溫25.1℃,最低氣溫-27.4℃。立體氣候明顯,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說法。

這裡,有最驚心動魄的橋

——溜索



怒江峽谷壁陡崖懸,壑深萬丈,滔滔江水如野馬奔騰於峽谷之中。整個怒江只有幾處水勢稍緩的渡口可以用木船擺渡,除此而外,其它地方既無法架橋,又不能涉渡,兩岸的村民只有依靠溜索這種古老的渡江工具往來飛渡,保持著彼此間的交往與聯繫。



身為雲南人,真是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