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上名声大噪的途锐又火了一把,发动机进水到底因何导致?

3·15晚会是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政府部门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在每年3月15日晚共同主办并现场直播的一台大型公益晚会。第一届晚会是1991年3月15日播出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晚会一般于每年3月15日晚20点左右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现场直播。

每一届3·15晚会都在为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法律法规而努力。晚会一贯致力于推动法治建设、依法维权的价值追求,倡导在法治的阳光下,消费者更有尊严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营者更诚实守信地参与竞争,监管者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忠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在每一年的3.15晚会中,总会有一些企业和品牌因此而“名声大噪”。而在2018年的3.15晚会上,让人记忆最深的莫过于大众途锐的“发动机进水”事件了。

很久以前,世界上的小型客车只分为两类:轿车和越野车。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的细分,这两类用途纯粹的汽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全部需求。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的设计师们开始寻找二者的交叉点,并试图将二者融合起来。

其核心思路就是:要制造出一辆能在公路上像轿车一样舒适,同时又能跋山涉水的全能旅行车,这就是SUV的雏形。

越野车作为SUV的前身,是一种为越野而特别设计的汽车。主要特点是四轮驱动,较高的底盘、较好抓地性的轮胎、较高的排气管、较大的马力和粗大结实的保险杠。越野车不但可以在野外适应各种路面状况,而且给人一种粗狂豪迈的感觉,所以在城市里,也慢慢有很多人喜欢开越野车。

越野车最开始是军用汽车大家族中的成员,军车大都具有一定的越野行驶能力,这些汽车能在质量很差的路面或者根本没有路的地区和战场上行驶,因而有着能“吃苦耐劳”的本领。

全驱动,为的是一个轮子陷入泥中打滑以后,其它的轮子还能驱动汽车离开困境,否则就要等人家来拖了。现代越野车其实是典型的军转民产品。

20世纪80年代,SUV是为迎合年青白领阶层的爱好,在皮卡底盘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厢式车。SUV采用四轮驱动,一般前悬挂是轿车车型的独立螺旋弹簧悬架;后悬挂则是非独立钢板弹簧悬架,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

这类车既可载人,又可载货,行驶范围广,具有豪华轿车的功能。SUV兼具城市行走、野外运动,极其符合现代年轻人追求强烈个性的心态。

在西方很少有越野车的专称,但越野运用的很普遍,就是离开道路驾驶。这样就必须要有四驱越野车作为载体。四驱车的设计旨在提高汽车在恶劣路面的遁迹力,利用四轮驱动,将引擎动力平均分布到四个车轮上,大大减低车轮打滑及空转的情形。

使每个车轮所受的扭力不易超过本身的抓地性能。另外强化底盘,升高离地间距,容许车轮有较大的波动幅度,改变悬挂系统,增强涉水能力,中央差速器,中央差速器锁等等,也是优秀越野车必备的条件。

越野车发展到今天,仿佛走了一个圆圈:从当初的驶下公路,去征服艰险的自然环境到今天征服都市,征服都市的消费者。 很多途锐车主可能都不是很清楚,途锐其实很年轻,不过,作为一个消费者,某款车的历史如何,其实跟消费和使用无关。

2000年前,大众一直没有一款纯粹的SUV车型,包括旗下的奥迪、保时捷也是一样。最早的越野车型就是用于二战而改造了的甲壳虫,而战争结束以后,甲壳虫也回归常规的轿车构架,大众品牌量产车也不见SUV身影。

在上世纪70年代,由大众设计,奥迪生产VW-183伊尔蒂斯纯越野车,几乎都为军用或者赛事,民用极少;而后来奥迪基于A6开发的allroad应属跨界车型,距离真正的SUV还有一定差距。

整个90年代最风光、知名度最高的SUV,也就是三菱帕杰罗、吉普大切、丰田RAV4等车型了。感觉大众在面对消费市场正在爆发的需求时,反应一直都挺慢的。而当德国双B、瑞典VOLVO等高端品牌相继推出豪华SUV,路虎市场份额大幅提升,然后丰田的LC系列渐走向高端,美系全尺寸SUV也逐渐提升品质后,大众开始坐不住了。

而到1997年奔驰推出ML,1999年宝马上市X5并取得巨大成功后,大众终于行动了,推出了高端全地形SUV——途锐。

2002年,第一代途锐发布并量产,途锐这个名字来自撒哈拉沙漠里的一个部落名,寓意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自由自在地生活。一如同期的辉腾车型,造型同样低调,内部同样豪华。

辉腾之贵,贵在于其手工打造的意义,但这种意义对于群众来说并非很强势的概念。而在途锐身上,豪华的配置仍在,但手工的成本,换成了强大的底盘。而且,较高的车身让途锐看起来内力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