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槍林彈雨,你註定是個傳奇——獻給九旬抗戰老兵李龍泉

今天,一個特殊的日子,再次想起抗戰老兵李龍泉,回憶著和他交流的點點滴滴,我的雙眼依然是噙著眼淚。

今天,重發三年來,我為老兵創作的三首詩……

(一)你,註定是一個傳奇

題記:

2015年12月21日,在合作伙伴的陪同下,遠卓品牌策劃公司一行探訪了徽商重鎮古村落,有幸偶遇川籍抗戰老兵李龍泉老人家,16歲從軍,投身抗戰,保家衛國,當時已95歲高齡,身體硬朗,心態樂觀,談起南京保衛戰、崑山保衛戰,仿如昨日,耳畔響起陣陣槍炮聲……

這是我2015年寫得最長的一首詩,也是我截至15年單篇寫得最長的一首詩。寫著,寫著,淚水就打在了鍵盤上,模糊了我的雙眼。我將把這首詩收錄到鄉愁詩選《回家三部曲》之二《聽見回家的聲音》,也將把相遇細節和相關故事寫入《謝付亮中國視茶記》一書,祝福老人健康長壽,期待自己“有機會”親手將詩集和文集送給這位可親可愛的四川隆昌老人……

這,

一切,

註定是一個傳奇,

包括昨晚,

一座千年古鎮,

一陣風吹醒月色,

也包括,

黃昏時分,

我和你的偶遇,

一瞬間,

兩個世紀的故事,

冉冉升起。

毫不猶豫,

我伸出雙手,

緊握著你的雙手,

那一刻,

我想起的,

除了千千萬萬只鐵蹄,

還有千千萬萬個日夜,

你用雙腳,

丈量了山河大地,

也丈量了生死別離。

我猜想,

你,一定會經常記起,

那一年,秋季剛來,

夏日的頑皮還未走遠,

爹,娘,牽著你的雙手,

重複的叮嚀,

一字一句,一字一句,

直到你走出村口,

群山一寸寸淹沒了夕陽,

直到淚水浸溼草鞋,

故鄉流進了鮮血,一滴接著一滴。

我猜想,

你,一定會經常記起,

一次次槍林彈雨,

一個個巴蜀男兒,

只是一瞬間,

就停止了呼吸,

還沒來得及掩埋,

又一群同行的兄弟,

在炮火中,在槍口前,

閉上了眼睛,永遠地睡去。

我猜想,

你,一定會經常記起,

一幕幕黃昏,

一幕幕晨曦,

你在兒女的呼喊聲中,

想起千萬裡之外,

十六歲那年的爹孃,

是不是還守在村口,

日復一日地,

日復一日地,

日復一日地,

打探你回家的消息。

而這一切,

一切的一切,

都已經成了迷,

唯一的謎底是,

今天,你已經白髮蒼蒼

你,突然想起,

突然想起——

爹,娘,

白髮蒼蒼的年紀,

一定是,一定是,

經常細數著,細數著,

你小的時候,扭著屁股,牙牙學語。

(二)你走,我守,直到黃土一抔

題記:

2016年3月3日,我與合作伙伴再次拜訪了老人家,交流過程中獲悉其十多年後曾輾轉回到故鄉,只是那時父母均已不在……我感慨萬千,遂寫下此詩。

娃兒,

娘不知道你在何方,

娘只會遠遠地望,

望著日出,望著日落,

望著秋收,望著冬藏,

哪怕是日復一日,

迷迷茫茫,

也總會閃現出一縷陽光。

娃兒,

娘不知道你在何方,

娘只聽見槍炮聲響,

從清晨到黃昏,

從雞鴨到牛羊,

哪怕是血雨腥風,

地動山搖,

也會有一曲搖籃裡的歌唱。

娃兒,

娘不知道你在何方,

娘只看見你遠在他鄉,

偶爾有閃閃淚光,

偶爾會念及家鄉,

哪怕是,

只剩最後一線希望,

也會瞧一瞧兒時的村莊。

娃兒,

娘已無法知道你在何方,

等了這麼多年,

娘就要遠去,

只想留下最後一句——

你走,我守,

直到黃土一抔,

我也要永遠躺在你回家的路上。

(三)你是茶,冷熱交替間,閱盡人世繁華

題記:

2017年3月24日,我寄出好兄弟送我的西湖龍井,委託當地的合作伙伴幫我送給老人家,了卻我的一個小小心願,遂回想起前兩次的相逢,又一次仍不住寫下幾句。

已經到了,

忘記冰雪的季節,

看,

花兒綻放,

草兒吐芽,

雖然早已習慣了寒來暑往,

卻還是有著一些歡喜,

淡淡的,甜甜的,

值得連夜咀嚼,

因為——

你是茶,

冷熱交替間,

閱盡人世繁華。

已經到了,

忘記泥濘的季節,

看,

藍藍的天,

清香的風,

雖然早已習慣了雨僝雲僽,

卻還是有著一些歡喜,

淡淡的,甜甜的,

值得連夜咀嚼,

因為——

你是茶,

冷熱交替間,

閱盡人世繁華。

已經到了,

忘記故事的季節,

看,

風箏翱翔,

孩童奔跑,

雖然早已習慣了滄海桑田,

卻還是有著一些歡喜,

淡淡的,甜甜的,

值得連夜咀嚼,

因為——

你是茶,

冷熱交替間,

閱盡人世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