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自己,读懂自己,才会有真正的教育!

吃完晚饭,我就跪在地上,打开电脑,写写这一期的国学课。

为什么要跪着?

因为,跪着可以收腹,可以避免肥胖。这是我的个人经验,试用了近十年,还是非常有效的。

若是往大处来说,这就是一个人私底下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我曾经胖过,将近200斤,减肥的过程漫长而痛苦,所以,我不想看见自己“原来的样子”,就时刻提醒自己“少长点肉”。

所以,为了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我就选择了跪着——

让体重稳定,让内心安宁,让想法及时落笔。

这是一个人与生活“互动”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与自己“博弈”的结果,就如这次课堂。

开课一小时后,看到某些现场情况,我内心真的好难受。

我好多次暗示自己,无论怎样,都要对得起家长的信任,要让孩子们学有所得。

这一期国学课聚焦家训,重要的是提升孩子综合素质,而不是某一项能力。

借用智能手机的术语来说,重点是——

改善孩子的“基础操作系统”,而不是增加一个“APP”。只有孩子具备良好的“基础操作系统”,才能有“APP”的良好运转。

但是很可惜——

太多太多的教育都只是在安装“APP”,而不是改善“基础操作系统”。

对此我深有体会,尽管自己开课才一年多。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多年来犯的错误,正如我常说的,之所以课堂非常生动、非常有针对性,有一部分原因正是我自己犯过错,同时在努力改错。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不足,我也是。很小就背井离乡,既让我谨小慎微,但也难免思虑过密。

走向不惑,越来越看清自己,越来越读懂自己,这正是教育的前提。

所以,我的所有课,都非常重视引导孩子们思考,遇到不能思考的话题,我则直接指出,然后开个玩笑,一起绕过。

课堂的难点是——

现场!

真正有效的,也往往发生在现场!

面对这样的现场,我战战兢兢,唯有竭尽全力,因势利导、化弊为利,以保障学习效果。

所以,当课程结束后,看到有位妈妈在微信群里说——

“感谢的话真的说不完,孩子们回来的交流和收获真的是最真实的表现,有你的指引,孩子们思考的面(蛮)有触动。”

我好感动,联想到之前家长的表达,遂写下一段话——

虽有小小波澜,虽然嗓子沙哑,虽然身心疲惫,但,看到家长的这些话语,忆起孩子们的“共鸣”和“笑容”,内心好温暖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

因为孩子的收获在课堂上,表现出了一部分,大家都能感觉得到。当这种“收获”能够体现在孩子言行上,情不自禁地传达给家长时,则更能体现出孩子内心的触动和改变。

或许,孩子都是爱的天使,只要我们认真与他们沟通,都会看到会心的微笑,也会听见伤心的抽泣。

课程的最后环节,孩子们都激动地参与了进来,只是参与的方式不同,表现的水平各异,但看得出来,现场的孩子们都投入了感情。

甚至,在课程结束时——

一位孩子伤感地说:“谢老师,有缘再见……”我摸了摸他的头,说了声:“一定会再见的……”然后,一个转身,他的背影消失在转角处,我呆呆地想了又想,各种滋味不断上涌。

所有的课堂都有不足,更是毋庸讳言——

一次课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也不可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若是不及时复习、巩固,很多改变都只能是暂时的。

更何况——

教育就像谈恋爱,别人可以“牵线搭桥”,可以“给予引导”,也可以“提供指导”,但很多事情别人是帮不了的,必须家长亲自做,否则就会出问题。

怎么做?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世事多艰,或跪或站,或躺或卧,我等凡夫俗子,或许都该如此,才不至于愧对此生。

匆忙落笔,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