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类现代文阅读考点探究

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探究·记叙类

阅读突破点:整体感知文本

第一步:考点透视

在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方面,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是一项最基本的内容,做好一篇阅读题,首要的是要读懂作品“写了什么”,再深入一点的话,就要探究“为什么这样写”。

其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故事情节);

2.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抓住文章线索;

3.领悟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析文章标题,深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三步:备考方略

一、概括文章内容。

问题样式: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技巧总结: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局部的内容,其主要思路是:“人”+“事”,即文中主要写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如果时间和地点特别重要,可适当添加进去。对事件的概括,一般而言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理清文章思路。

技巧总结:感知文章的结构思路,开头大致写了什么,主体部分大致叙述了什么,是如何进行叙述的,最后结果或结论如何。以事为主的记叙文,要依据六要素来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以人为主的记叙文,可以从主要人物所做的事情入手把握线索,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把握文章主题。

问题样式: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章的主题。

2.文章最后一句话如何理解?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表达作用。

3.×××的事迹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本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技巧总结:归纳文章主题的方法有:1.抓住文中开头或结尾部分的中心句(主旨句)。2.通过结构分析来归纳中心,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总结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题格式:本文通过对×××(内容)的记叙(描写),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理解文章题目。

技巧总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常暗示着文章的主要内容,凝聚着作者的情感态度。完成这类题时,先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感知全文大意的基础上,不妨想一想:文章写了哪个人(或哪些人)?文章的主要事件是什么?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也就是说,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来理解题目,既要有字面上的浅表性的理解,又要有具体内涵上的深层次理解。此外,还要说出以此为题的好处。

阅读突破点:品味语言 分析形象

第一步:考点透视

课标要求“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考查学生品析语言和分析形象的能力是重头戏,所占的分值比例较大。

其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如动词、形容词,或是叠词、褒用的贬词等);

2.品析重点句子(从修辞、句式、表达方式等角度);

3.分析人物形象。

第三步:备考方略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问题样式: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联系上下文,品析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3.文中画线句子中连用几个表示同一个意思的词语,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技巧总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文章语言的妙处往往体现在语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上。这些词,一般指极具特色的动词、形容词,也包括一些叠词、褒用的贬义词等。思考时,可分三步走:一是结合语段找词义;二是结合上下文找语境义;三是结合主题找深层义。

答题格式:(1)(动词或形容词)这里是……之意,生动准确地描写了事物(人物)……的特点,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2)运用……叠词(贬词褒用),描写了事物(人物)……的特点,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使语言具有音韵之美。

二、品析重点句子

问题样式:

1.结合语境,揣摩画线句子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

3.就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自选角度写两句评点的话。

技巧总结:品析文中重点(关键性)句子,首先要把握句子的语言特点,找准切入点,如:修辞方法,句式,表达方式等。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妙处)。有些句子还与文章主旨有联系,需要阐明句子所表达的中心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格式:1.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突出强调)地写出了事物(人物)……的特点(性格),表现了(突出了,强调了)人物……的感情。2.这句话运用了……的句式,写出了(突出了,表达了)…… 3.这句话运用……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或性格)

三、分析人物形象

问题样式:1.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是一个怎样的人。

2.文中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3.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的认识和评价。

技巧总结:在分析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时,一定不要泛泛而谈,需要结合文章中的具体事件(或细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考。首先找准刻画人物的语句,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然后揣摩剖析其形象意义(个性特点),当然,还要结合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感情倾向来考虑。最好是先圈点勾画,提炼出要点,再进行归纳概括,做到表述简明清晰。

阅读突破点: 赏析技法 拓展思维

第一步:考点透视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综观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其中,考查学生赏析文章的写作技法或结合实际生活谈感受启示的也必不可少,其开放度较大,分值一般较高。

其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鉴赏评价文章的写作技法;2.表达阅读的感悟和启示;3.质疑探究文本内容,抒发个人见解。

第三步:备考方略

一、鉴赏评价文章的写作技法

问题样式:

1.本文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试结合你的阅读经验,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分析第四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

3.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请从选文中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赏析。

技巧总结:纵观近年的中考语文卷,有关写作技法的考点有:象征、对比、衬托、照应、铺垫、烘托、渲染、想象、设置悬念、以动写静、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先抑后扬等。通常,欣赏文章的写作技法有三个步骤:一是明手法,可从文章构思、谋篇布局、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加以辨析;二是阐运用,指明该技法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或在文中的表现内容;三是析效果,分析其对情节发展的作用,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对文章主题的作用等。

答题格式:这篇文章(这段话)运用了……的写作技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突出强调了)……(文章内容),表达了(表现了)人物(景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具有(起到了)……效果。

二、表达阅读的感悟和启示

问题样式:

1. 对于一篇文章的感悟,有时是多角度、多方面的。请你自选两个不同的方面或角度,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2. 文章最后一句话富有哲理,请说说你的理解和启示。

3.读了本文,你从中悟到做人的什么道理?

技巧总结:阅读文章时,要养成边读边勾画的习惯,特别是文中表明作者态度、抒发作者情感的关键性语句,一定不能放过,理解了这些语句,再谈阅读感悟或是结合自身体验写启示,就能言之有物,得心应手啦!写感悟不能凭空想象,空发议论,需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提炼归纳;写启示也不能脱离文章主旨,信口雌黄,而要紧扣文章的中心思想,结合生活体验来进行阐述,做到“言之成理”。

三、质疑探究文本内容,抒发个人见解。

问题样式:

1.有的同学认为文章的最后一段写×××是多余的,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作者认为……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3.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选文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新发现。

技巧总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类题目的开放性较强,答题时只要观点明确,并能够做到表述恰当、语言规范、自圆其说,就不至于丢分。当然,思考时,还要结合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感情倾向(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