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围观!华中大“科”研故事簿最新一期来了

假期已过大半,这段时间,华中科技大学的科研大咖们都在关注些啥?他们又在哪些领域取得了新突破?一起来看看!

《中国社会科学》刊发法学院熊琦教授 著作权研究最新进展

7月25日,代表国内人文社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在2018年第7期刊发了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熊琦教授独撰完成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中国著作权立法中的制度创新》。

熊琦认为,中国著作权立法应从经验借鉴转向主动调整,制度安排应以回应中国问题为目标。实现中国著作权法制度创新的关键,是管制规则和自治规则如何在价值定位上协调和互补,以及如何解决继受规则的制度理念与本土规则的运作传统的协同配合。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在中国社会、产业与文化背景下划定著作权领域私人自治与政府管制的边界,一方面允许本土版权产业主体根据自身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创制著作权市场交易规则,另一方面在存在市场失灵之处优化政府干预。

文章将著作权立法历史转型的研究,建立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之上,同时结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界定,以及2017年十九大报告的结论,通过系统梳理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进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将所有分歧的本质提炼为中国著作权法制度创新过程中的立法价值分歧,并尝试构建一个从理论到制度都能逻辑自洽的著作权法体系。

据悉,熊琦作为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次、第三次专家建议稿起草小组成员,长期致力于著作权法和知识产权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相关成果在国内已产生重要影响。

《先进科学》刊发生命学院张春副教授团队 多孔有机笼型分子研究新进展

7月19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正式刊发了生命学院、国家纳米药物工程中心张春副教授课题组的重要研究结果,论文题目为“网络化笼型分子同步实现二氧化碳捕获与识别”。

有机笼型分子由于其内在空腔而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储存和分离。然而,一般有机笼型分子在固态下的组装模式会导致其孔道堵塞。通过共价偶联的方式将笼型分子构建成聚合物框架有可能 “打开”其孔道,从而保证其多孔性能。目前,有机多孔材料在CO2捕获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要开发出能同步实现CO2捕获与识别的多孔材料仍是该领域的挑战之一。

张春课题组在前期多孔有机笼型分子的研究基础上,利用一步法合成可聚合的笼型分子单体并进一步聚合成网络化笼型分子。该网络化笼型分子不仅在比表面积和CO2的吸附能力上都较其单体有显著的提高,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荧光性能,能够同步实现对二氧化碳的捕获与荧光识别。该研究结果有望为发展新型有机孔材料在分子识别与存储领域的应用开辟新途径。

公卫学院缪小平教授团队在《癌症研究》发文 揭示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易感位点

7月19日,国际肿瘤学经典期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公卫学院缪小平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A rare missense variant in TCF7L2 associate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risk by interacting with a GWAS-identified regulatory variant in the MYC enhancer”。该论文揭示了一个与癌基因MYC具有交互交互作用的低频易感位点,为我国结直肠癌的个体化防治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

结直肠癌是我国第三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近年来仍呈现升高趋势,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近年来,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的手段,研究者已经发现了超过20个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易感位点。然而,这些位点均为常见变异,位于基因调控区。对于位于外显子区的低频结直肠癌易感位点,还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

在本研究中,缪小平团队通过对7301例结直肠癌病例和10122例正常对照的大规模关联研究,首次发现TCF7L2外显子区的低频变异rs138649767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关联,其OR值显著高于以往GWAS发现的常见变异,达到2.08。缪小平团队随后对这一位点的功能开展了深入研究。根据以往研究报道,转录因子TCF7L2可以与染色体8q24区域的一个增强子结合,调控癌基因MYC的表达。本研究进一步发现,TCF7L2外显子区的低频变异rs138649767,影响了TCF7L2与8q24的增强子区域结合,并与该区域内另一个易感位点rs6983267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了癌基因MYC的表达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人群研究也发现,这两个易感位点之间呈现显著的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交互作用P = 0.0002),与携带保护基因型的个体相比,同时携带两个风险基因型的个体,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升高至5.11倍。

电气学院陈忠勇教授团队论文入选 《Nuclear Fusion》月最受读者欢迎论文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磁约束聚变与等离子体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陈忠勇教授团队论文《J-TEXT托卡马克上锁模对破裂期间逃逸电子的抑制》(Suppression of runaway electrons by mode locking during disruptions on J-TEXT) 被核聚变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Nuclear Fusion》列为2018年7月最受读者欢迎的论文(Most read)之一。

等离子体破裂缓解是实现托卡马克磁约束聚变能源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破裂期间产生的高能逃逸电子能量可高达几十到几百MeV,当其在无缓解条件下直接轰击装置壁上会造成壁材料的损伤,严重威胁托卡马克装置的安全运行。陈忠勇团队借助于J-TEXT托卡马克先进的扰动场研究了共振磁扰动(m/n=2/1)对破裂期间逃逸电子的抑制。该实验利用大量氩气注入使得拥有预存磁岛的等离子发生破裂,形成稳定的逃逸电流平台。强度为2.8Gs的2/1模式静态共振扰动场在等离子体热淬灭之前投入,用于降低撕裂模的转动频率并实现锁模。通过改变共振扰动场的投入时间,发现当锁模发生时间比等离子体破裂时间提前4ms时,破裂期间的逃逸电子能被完全抑制,其可能原因是大磁岛在破裂期间形成的强烈磁扰动破坏了等离子体中的完整磁面,从而加速逃逸电子的径向输运,促使了逃逸电流的完全抑制。NIMROD模拟也证明了在预存大磁岛条件下,破裂期间产生大规模的随机化使得逃逸电子迅速的损失,抑制了逃逸电流的形成。

该论文针对共振扰动场对逃逸电子抑制的影响提出了锁模时间及磁岛宽度对逃逸电流的影响,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这篇论文为共振磁扰动对等离子体破裂下逃逸电子的产生和抑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下一代装置上逃逸电子的抑制和控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