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研学,尝试徽州竹雕艺术,聆听千年古韵,感受东方古国的典雅

研学第四天,我们在呈坎与徽州区深情研习中华文化。一起试穿一次东方礼服。一起试验一下东方汉礼。一起聆听一曲千年旧韵。一起研习一筒东方竹影。一起模拟一下东方古国的典雅。一起沐浴在河坝的阳光里,在闷热的午时,随河风舒展身心。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的这句诗一经念出,便让人魂牵梦绕。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明清,“无徽不成镇”,徽商盛况空前。

而眼前的徽州正值初夏,艳阳高照,空气湿热。坐下来,沉淀身心,尝试学做竹雕手艺,一切都是那么宁和平静,那么不与世争,那么令人沉醉。

徽州盛产毛竹,以刀代笔,因材施艺,运用线刻、浅浮雕、深浮雕等工艺,雕出各种作品。徽雕,包含砖雕,木雕,石雕,竹雕。中国的竹雕艺术源远流长,我们的学术、考古界一直认为,远在纸墨笔砚发明之前,中华先民们已经学会用刀在柱子上刻字记事。这种最原始的竹雕,应该先于甲骨文。

人生仪礼,服饰便是载体,我们从人们的服饰中可以探求地方的生活习尚及其文化现象。穿上东方礼服,融合古诗词、古韵、茶道、等形式,温习传统徽州礼仪。

仰望这素朴典雅的白墙黛瓦,似乎散发着岁月的宁静与沉香,如一幅幅淡墨写意的画作,画中的烟云不会消散,画中的时光不会流转。忍不住思索,这远离车马喧嚣的地方,是否也隐藏了人间最平凡却动人的故事?

这就是们的徽州研学,尝试徽州竹雕艺术,聆听千年古韵,感受东方古国的典雅。沐浴在徽州的阳光里,随风舒展身心。继续行摄在生活、历史及艺术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