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毕业生薪酬榜公布:“你985毕业了不起?”“是的”

不管今天周几,每天都是周帅

这里是“数学与生活”

十二年教育,大浪淘沙,能把书读好,真的是一种了不起的才华。

— 01 —

最近几年,人心浮躁,快钱当道。不少人鼓吹“学习无用论”,例子颇为丰富,比尔盖茨、乔布斯、高晓松都是名校辍学生,甚至有人说所以,就算你考上大学也没用,毕业后还会发现,你的老板正是当年没考上大学的高中同学。

可前几天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公布,无疑是对这种言论的一记有力回击。

清华不负众望,以9065元夺得头魁,成为毕业生薪酬最高的大学,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平均薪酬为9042元和9020元。而985、211和普通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一如既往地差距很大。

这些年,很多公司都说,我们不只看学历,还看能力。可嘴上不承认,身体却很诚实,无论是校园招聘还是社会招聘,还是一窝蜂地抢夺名校生源。

长期以来,211、985学生被优待的言论都尘嚣之上,不少人抱怨用人单位挑学校、搞歧视。有人吐槽说,自己一个普通二本毕业,脑子灵活,心思细腻,可找工作就屡屡被拒,经常连简历关都过不去,好不容易进了面试,还是被名校生KO,愤愤不平说“211、985就了不起吗?”

是的,了不起。

— 02 —

先说说很多人对名校学生的误解。其一,读名校只能意味着高考成功,但成绩并不能代表能力,也有可能是书呆子。其二,有人天生就是读书的料,考名校比一般人容易。对于这两种言论,看看你接触到的名校生,成立吗?(当然凡事我们不能谈百分百。)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不是戏言。

其实想想不难理解。十二年教育,大浪淘沙,能把书读好,真的是一种了不起的才华。都说高考是分数至上。但你就是不能否认,分数能代表很多东西。

首先就是学习能力,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同一个老师教,就是有人出类拔萃,有人一脸懵逼。而学习力是一种终身受用的能力。

其次,是心态。出国留学的时候,听外国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压力大。可中国学霸们永远风轻云淡。有个人跟我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比高考更可怕的事,参加过高考,觉得什么都是小菜。一场考试,考验的不仅是能力,还有心态。

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态度。

罗胖曾说过,不要总是diss公司招聘一定要过英语四六级,人家真正看的不是那个证书,而是你在大学里有没有上进心和自我监督的能力。在大学这个没人管的自由天地,还能保持主动学习不容易,至少证明你这个人是自律的。说白了,你连自己的事儿都不上心,还能指望你对工作上心?

— 03 —

说回公司招聘对非名校的歧视。其实,这也算不上歧视,不过是公司选拔人才最节省成本的方法。

非名校出人才是个例,而名校学生的成功率很高。试想一下,你想钓一条大鱼,是去物产丰富的河塘广撒网,还是去贫瘠的河流中撞大运?

虽说有乔布斯和比尔盖茨这样的人,但你书都读不好,人家凭什么相信你出类拔萃?

不是不能,是不容易。

所以非名校歧视,不仅仅针对学校的名声,而是窥探名校背后学生的平均素质和水平,很多名企深知这一点,所以宁愿去名校广撒网,也不愿去普通院校大海捞针。

— 04 —

最后再说说圈子的影响。

前段时间,朋友圈刷屏了一个新闻,广西一个大哥辞去年薪30万的银行支行长,承包1000亩地搞种植,最高记录朋友圈一天卖了2000斤猕猴桃。听着是一个励志故事,背后里都是套路。

网友的评论很到位:能不能成功,得看你朋友圈里都是谁。

其实,很多时候,公司招聘看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能力,还有他背后的千军万马。这一点,很多diss名校的人看不懂。

有个律师朋友曾讲过一件事,扎心得要命。他们律所以前做得普普通通,不温不火。后来招了个北大的,人脉多得可怕。几年下来,光是他带进来的客户,够养一个所。过去觉得你的圈子就是你的未来,现在发现,你的圈子可能是你上司的未来。

看完毕业生薪酬榜,很多人感叹,找工作的时候,才知道,读书无用论都是用来欺骗人的。

虽然并不是说,你上不了名校,人生就会绝望,也不是说名校一定能代表这个人的一切。但千万别相信什么名校无用论。那不过是人给自己找的借口,勤奋这件事儿,越早越好。

☀本文来源:灼见,有删减和修改。作者:Jenny乔(ID:Jenny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