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修炼过程中,从姿势、要领入手,永与整劲、内功无缘

(深圳市聚贤意拳协会 文)

站桩修炼,首要注重意念,这是不争的现实,如若非要强调合乎自己理解的方式去修炼,得到的往往是竹篮打水般的慰藉,在姿势上耗能量,在时间上找感觉成为站桩的全部,这就注定了站桩修炼走向歧途。因此在站桩修炼之前,择善师而修,才是搏得站桩之要的法门,非要自修的话,也要具备合乎自身的条件才行。

站桩初期,意念是必然面对的问题,假借物体存在,例如抱球等,而不是在形骸上的这姿势、那要领。这就是王芗斋先生说的:“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

有的人喜欢谈论,这个老师怎么教的,哪个老师怎么说的。因此我们要明白,学站桩选择资料或者找依据,一定要合乎在这方面有高深造诣的大师,所说或者所写的论述,在近代有迹可循的王芗斋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一位。不看大师论述,非要抱这某人或者某种自我认知去修炼,搏得站桩之要,一点希望也不会有。

即便在有意念的情况下,无论是意念的简还是繁,都要一起做到,不能有先后的时间差,这是站桩传承史上,至少牺牲两代人作为代价,所总结而来。

站桩意念越复杂,反而越轻松自然,这就是假借的魅力,并且是站桩修炼所孕育身心变化的不二法门。

在站桩修炼过程中,注重感觉、变化成为主流。这不符合生理卫生,而且容易造成片面或者形骸局部的变化。但是不注重肯定要有才对。例如,站桩初期的手热、麻、胀等是我们修炼过程中自然感知到的,并不是刻意去体会这些,这就跟要领一样,去注重要领,意念就不可能自然存在,意念不能自然存在就成妄想了。所以要领、姿势这些都是站桩过程中所总结来的,弃过程袭要领的结果不言自明。

说了那么多,站桩入门途径的法则是什么?其实不难,反而很简单,只要不浮聪明,笨用功即可。脑袋里面要时刻有意念,也就是假借所承现站桩整个过程,这种状态能持续几分钟就是几分钟。

站桩要的是质量,非时间多久姿势如何。只要稍微有点累,或者思想飞了,就休息一下。这反而不期然而然的站桩时间增加,身心变化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