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房”民宿,你见过吗?

民宿主对民宿的主题、定位各有不同

因此民宿风格自然也不相同

有些是性冷淡极强的设计风

有些是温馨接地气的情怀感

有些则是具有传承的意义

德国柏林的新克尔恩区里位于这个城市的南边,拥有许多威廉经济威廉经济繁荣时期风格(Gründerzeit)的建筑。

Silke Lorenzen和 Sarah Vollmer是这家旅舍的创始人,她们在新克尔恩区生活了七年。当柏林的人们开始讨论gentrification(下层住宅高档化)时,Silke和Sarah突然被灵感击中。

Silke和Sarah构想了这样一个“房中房”的概念,她们完整的保留了原有建筑,把里面的车间分隔成客房。Hüttenpalast的大厅是最具特色的地方,每个看到这个场景的人都会眼前一亮。

大部分的地面和墙面都是未加修饰的,房车和木屋共享同一个大空间,既有相互独立的私密空间,又有可以交流的大空间,这也正是两位创始人建立“房中房”的初衷。

房车和木屋的风格各不相同。白色铁皮的房车外,三五根萧瑟细长的银杏树干在四周扎了根。紧挨着的纯木色小屋外,安置了一张田园花色的小床,从木屋里朝窗外看,绿色的树叶遮挡了一些视线,自然元素的加入给旅舍带来原始粗糙的质感。这里便是一张户外的景象,似乎把露营地搬进了工厂。

空间的另一边则是浓浓的复古气息。斑驳的铁皮房车看起来已经老得不能动了,生怕开起来就有哐当哐当的响声,所以它静静地躲在绿植后,从椭圆小窗口里透出微黄的光芒。

这边的木屋又是另一副模样,深棕色的木质小屋已经昭显了它来自的时代,木屋变挂着泛黄的老照片,唱片机和收音机分别落在粉色沙发两旁,瞬间把人拉回了上个世纪。

除了在公共空间选择房车和木屋之外,对于更加注重隐私的住客来说,Hüttenpalast还提供了独立的套间,包括独立的卫浴。就连房间风格都跟着保守了起来,非常敞亮干净。

旅舍提供的早餐也是住客们津津乐道的一项。清晨,阳光透过白色窗帘,照进窗户,羊角包和牛奶会送进房车里。或者你也可以去到旅舍的咖啡厅,就在隔壁,很多年轻人会聚集在这里,即便是陌生人,在这么有活力的环境中也不由得拉近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