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黑龍峪,一個被遺忘的石頭村落

農曆二0一八年八月廿四 ,時國慶假期,郊南閒遊。

去港溝南十六里,有村曰黑龍峪村。久聞乃石頭古村落,卻遊人罕至。

遠觀古村口,一拱門赫然如扼。疑為朱家峪,村況彼此略同也。蓋村口大門也,易守難攻,防禦外敵之用。今已不知所築年歲。

閣子東置石屋兩間,開一小門,可至石拱門頂。閣子所砌石塊,方正規矩,皆出手工,可窺當年石匠之能事。拱頂今為亂石,略顯草率。疑為拱頂石欄毀而重築。

拱門正中上方,漆有模糊頭像,乃開國領袖之容,歷史遺蹟。雖如此,石拱年代仍可追百餘年。

內東側有石栓,舊立城門,朝開夜閉。側牆砌有拴馬石鼻。昔日熙熙攘攘可憶。

舊城之外,一觀音禪寺翼然東山。

紅牆黛瓦,飛簷斗拱,經聲佛號,香火綿長。

院內一古銀杏樹,粗一米餘,已百餘年,蔥蔥華蓋,庇廕仙地。

石拱外對土地廟,內供地公地母,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青石板路,歲月斑駁。以路為帶,側建民居。街道可行單車,雖狹窄卻秩序井然。

入門可見梧桐刺槐,又步行三分鐘,路西有古槐參天,五人合抱猶不及。主幹蒼勁,虯若游龍。新枝嫩葉,枯木逢春。根鬚若瘤,盤錯如磐。

先樹先村,無從考究。

民居古建,莫不就地取材,石砌石壘。築地牆高十餘米,及屋頂二十餘米。舊時之力可嘆!

石屋冬暖夏涼,今鋼筋水泥不如也。

村內有閒棄舊居,亦不平毀。寂寂獨立,村史可依。攘攘今世,尊史之心尤為難得。

出村東行,乃聞有泉山中。循跡而上,草木蔽路。

核桃花椒,均已摘畢。野棗綴枝,秋蒿蓄黃。

寒露即至,柿樹漫山遍野,如若紅燈高掛。

“欲問誰家何不摘,秋去冬來一樹燈。”

午後暖陽,柿透如燭,盈盈添秋濃。

行五里,不得路。正惴惴,側見水管蜿蜒。

披荊斬棘,循跡又行數里。石聳沖天,石壁如削,曰黑龍寨。明清曾佔山為王。

下有池潭,水滴淙淙。經年不竭,民稱神泉。實為會仙泉也。

舊屋新藤,老樹新芽。逸然恬靜,民風淳樸。

黑龍峪村,真仙居也。

歡迎關注《鵲華煙雨明湖風》,美食旅遊文化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