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城区藏了条55年老巷子:不到300米!美食很出名,住宿曾很火~


曾经,人们渴望住上高楼大厦

如今,高楼林立

却又在找寻曾经那种

邻里乡亲浓浓的“人情味”

而这种感觉,或许老的巷子,还能遇见!

宜宾有一条巷子,已经55年了

熟悉它的人,已“爱得深沉”

不熟悉它的人,或还未走近

55年老巷子 不到300米

说它是巷子,确实就是个巷子。

不了解的人,或许巷子的入口

都不易被注意到。

巷子在翠屏山脚下

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

修内宜铁路时建的居民临时安置点

后逐渐成巷

此巷因与铁路有关

又与铁路为伴故而得名:铁道巷

正对翠屏山左手边

就有一个入口

巷子,像个被藏起来了的“世外桃源”

走进这里,恍惚间觉得

自己不像是置身在城市。

这里少了几分城市的喧嚣

低矮的砖瓦房、红木门

窄窄的老街小巷

平添着静谧、美好

阳光洒在墙上,打在绿植上

与红红的灯笼映衬

多了几分生气和岁月静好

巷子绿化很好

不仅房前种满了花花草草

连抬头,都能见到茂盛的蔬菜藤蔓

在这里

生活氛围,十分浓厚

也还保留着一些“原始”的东西

衣服就挂在门前

或挂在半空

过往的人,在下面穿梭

想起了小时童年,穿梭奔跑打闹的样子

挂在门上的公用电话招牌,还在

以前,还不能人人都能用上手机的时候

公用电话,可是最重要的通讯工具

那时,话费也不便宜

打个电话,算着时间,捡着重要的说

挂在墙上的座机电话

以及有些年生了的缝纫机

堆在门外墙脚的蜂窝煤

住在城里的朋友,

应该很少见了吧~~

穿过巷子,才发现原来是这个地方。

左边是下穿隧道,

附近居民上下山,

去翠屏山锻炼,大多从此处经过。

不过,这个下穿隧道因设计“独特”

还是有点考司机级别。

再往外走,就能看到宜珙线铁路

这一面,就是人民公园旁边的铁道巷入口。

整个铁道巷,

一边入口是翠屏山,一边是人民公园

走完不到300米

当然,紧挨铁路,以及房屋老旧等诸多因素

铁道巷已纳入翠屏区棚改规划

只是,目前还未达到居民100%同意

砂锅很出名 住宿曾很火

铁道巷曾经往来旅客非常多,热闹非凡

有许多摆摊的小贩

所以,这不到300米的巷子虽小

“五脏六腑”俱全

尤其是这里的砂锅,很是出名

据悉,1995年,一位姓魏的老板

在铁道巷里开了第一家魏记砂锅牛肉,

由此掀起了一波热潮。

最多的时候,这里开了28家砂锅店

但从2000年开始

生意突然下跌

铁道巷的砂锅店陆续关店或搬走

如今最出名的,

就是这家桐子砂锅,已经开了22年了

他家的青蛙、牛筋、牛杂……都还不错。

另外,旁边的“九八九魏记砂锅”,

也是开了20多年的老店。

除了砂锅,在桐子砂锅斜对面

还有家20多年的小吃店

鸭儿粑、蒸饺是卖得最好的

鸭儿粑皮薄馅多,蒸饺馅料很足

据说吃过的人,都很想念他家的味道

如果说,

从翠屏山下入口的铁道巷一头,是美食

那么,从人民公园进来一头

就是住宿

西屏旅馆、五七旅馆、新生旅店……

如今,都还在。

只是少了曾经的热闹

多了几分冷清。

这家五七旅馆,是这里比较出名的。

如今,这家店已经开了35年了

以前没有招牌,

店的名字,就用红字写在白墙上。

以前来这里住宿的人多,几乎天天都客满。

后来,90年初,

老西客站搬了新址

铁道巷的人流少了

住旅店的人,也就少了。

这条街上的旅馆也相继关门。

如今,

旅馆的墙上还粘着

西客站班车时刻表、

宜宾的黑白路线图、场期表。

铁道巷,是不是有你满满的回忆?

你去过吗?

有多久没去了?

在棚改前

赶紧去这里

感受城市里的慢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