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范冰冰逃税,一位妈妈给孩子做了次通识教育,叹为观止!

这个长假,热点新闻不少,许多悬念都有了结果,比如:

今年6月初,群众举报范冰冰“阴阳合同”涉税问题后,江苏等地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10月3日,税务部门公布范冰冰案情况,范冰冰被责令按期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8亿余元。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位有心的妈妈脑洞大开,借此给孩子做了一次深入浅出的通识教育,让鹿姐姐叹为观止:

01

范冰冰这么有钱,

为什么会逃税?

范冰冰逃税一案,是国庆期间的大新闻。好容易等女儿上床,替她关了灯,我问:“这两天有个大新闻,是范冰冰逃税,连补带罚8.84亿。万众瞩目,咱们聊聊?”

女儿回答:“喔,朋友圈看到了。容嬷嬷扎的都是坏人。”

我摇了摇头:“演员是创造人物形象的人,装神像神、扮鬼像鬼是他们的职业要求。演员是演员,艺术形象是艺术形象。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女儿:“我知道,演一个反派能让所有的观众都恨,那说明他是一个好演员,演技太好了。”

我:“对呀,演容嬷嬷的李明启老师是个老戏骨,好演员。朋友圈那个‘容嬷嬷扎的都是坏人’的段子在抖机灵。这不是幽默。很俗气。”

除了“容嬷嬷”这个段子,网上还出现了一个热搜词:“上下五千年”。吃瓜群众纷纷掰着手指头算8.84亿意味着什么。年薪10万,挣到8亿需要8000多年,中华历史从头算也才上下五千年。

类似的段子今天有很多:年薪20万,得从大禹治水就开始一直到现在,才能赚8亿。8亿放在余额宝,一年能赚2400万。买彩票每天中500万,得连着中半年才有8亿。每天花1万,要200多年才能花光8亿......

“然而,这些脑洞都很单调,就是各种乘法除法简单计算,不需要什么想像力洞察力,更别提思辨能力了。”我总结说。

女儿感兴趣了:“”喔?有思辨力的人遇到这件事,会关心什么?比如,范冰冰这么有钱,为什么会逃税?”

我夸她:“棒!这是一个要用脑子的好问题!”

女儿迷惑不解:“对呀。她这么有钱,为什么要逃税呢?”

我向她解释:“税收的特征之一,就是无偿性。所以,全世界都一样,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很多很多人缴税觉得肉痛,有一种天然的冲动,想少缴些税。”

“如果大家都逃税,那国家就收不到钱了。”女儿听完后表示。

所以,国家要怎么办?

女儿想了一下,问:“国家只能通过税收来收钱吗?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获得收入?”

哇,这真是个好问题!

02

国家要钱干什么?

我向女儿解释:“国家获得收入的手段确实不止有税收,还有其他的。比如一个非常规的:

战争。”

“战争?对耶。打仗。打赢了,就把战败国的钱全抢到手。这个捞钱的办法,不好不好!还有别的办法吗?”女儿说。

我:有啊。比如发债。

女儿:发什么寨?

我:政府发行债券。借钱。

女儿:借钱?不好不好。还有别的办法吗?

我:有啊。政府可以发行货币,也就是印制钞票。

女儿:印钞票?纸,印出来就是钱了?这个听上去很带劲啊!

我:印钞票这件事情很复杂,弄不好就会出大事的。

女儿:怎么说?

我想了想,给女儿举了个例子:

“你给我打过工,知道老百姓挣钱大概是怎么回事,对吧?提供产品或服务,创造价值,挣到钱。比如你挣了100元,那是因为你参与了价值创造。拿到100元以后,你可以又去买100元别人的产品或服务。可是,如果国家印了100元钞票出来,现在市场上就有200元了,要去买原来那100元的东西。也就是说,你的100元,就只有之前一半的购买力。”

女儿听完,连连摆手表示:“不好不好!不能随便印钞票。国家为什么不自己做生意去挣钱?

“问得好。国家可以通过做生意挣钱,确实有国家就是这么做的。可是,这么做的最大问题在于,他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很不公平。”

“什么意思?”女儿迷惑不解。

我又举了个例子:

“打个比方吧。假如你们的班主任老师已婚已育,她的孩子跟你一个班。万一,她的孩子打你们的时候,老师说:小孩子嘛,打打闹闹、磕磕碰碰、发生冲撞都是正常的,不要太骄气。可是如果你们打了她的孩子,她就打击报复往死里整你们。你们会是什么感觉?”

女儿立刻回答:“会气炸。不公平!不想上学!转学!或者,千方百计暗算她们,绞尽脑汁报仇!”

我:“你看,这样一来,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就没了。所以,现代国家还是要靠收税。”

女儿想了想回答:“那就收税吧。但是应该让富人多交一些税,穷人少交一点。你看,如果一个人有10万元,收他100元税,他没什么感觉;可是如果一个人只有100元,也收他100元税,那他就没饭吃、只有死路一条了。穷人和富人,不能交一样的税。”

我连忙鼓励她:“我们国家有一句关于税收的官宣用语:‘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意思是说,我们的税是从民众身上收的,也会花到民众身上去。怎么收、怎么花,都大有门道。”

曾经有经济学家说:“税收这种技术,无非就是拔尽可能多的鹅毛,而不让鹅叫。”收少了不够用,收多了老百姓会不满意甚至搞不好要造反,所以,国家税收需要技巧,很不容易。

富人多交税、穷人少交税,确实是一个好办法。通过税收‘劫富济贫’,是各国政府常用的策略。向富人多收税,向穷人少收税甚至不收税甚至倒给补贴,这样拔鹅毛,富人的毛多,稍微多拔一点没太大感觉,穷人没毛就少拔或者不拔,就不会走投无路去造反。

有些富人,自己也主张政府应该向富人多征税,包括征收比较高的遗产税、赠与税。他们说,裹尸布上没有口袋,带着巨额的财富死去是一种耻辱,不能留给后代太多的钱。后代要凭自己的本事吃饭,不能躺在前辈留下的财富上当醉生梦死的寄生虫。

听完这段话,女儿一把抱住我的头:“妈妈,等你死了,不要留钱给我。你的钱你花完。我不啃老。我自己挣。这样,我们就也不用交遗产税了。”

我摸了摸她的额头:“不是所有的富人都主动想多交税。也有很多富人交税觉得肉痛,舍不得。他们就想方设法税收筹划,尽可能地少交税。”

女儿想了想说:“其实存在这种可能:既少交税,又不违法?”

“是的。合法的少交税,叫税收筹划。不合法的少交税,就是偷税逃税。范冰冰这次,逃税的金额据说只有2亿左右,还有6亿多是罚款,算是罚得比较重了。”

“逃了那么多税,范冰冰要坐牢吗?”女儿很迷惑。

“不用。以前的明星逃税,是真的要坐牢的,像刘晓庆,毛阿敏。但是我们国家在2009年修改了刑法。按照现在的法律规定,只要她能够在限定的时间里把连税带罚款的这8.84亿如数交了,就不用坐牢。”我解释道。

“法律现在为什么这么规定呢?是偏袒富人吗?”女儿又抛出一个问题。

我摇了摇头:“这是一条对我们所有人都适用的法律规定。逃税这种罪,不像杀人放火贩毒。给你打个比方吧:假如老师布置的作业你没做,还骗我说今天没作业,结果穿帮了。要怎么处罚你呢?补作业、再罚多做十张卷子。如果你老老实实、工工整整地把这些都做了,并且保证以后不再犯,这件事情就过去了。如果还要暴打你几顿、关你小黑屋、不给你吃饭......就过了。没那么大的过错。”

女儿点点头:“也对。可是,妈妈,国家要钱干什么?”

又一个好问题!

03

通识教育

重在“育”而非“教”

我向她解释说:“国家在很多地方都需要花钱。比如国防

。”

女儿不懂:“现在是和平年代,又不打仗,国防要花什么钱?”

不打仗也要为打仗做准备啊,航空母舰要造,要军事演习,要养军队守边疆。得时刻准备着。等到真打的时候再准备就来不及了。还有,除了国防、外交等等之外,国家还得养很多公务员。这都需要钱。”

女儿想了半天:“那少养点公务员,国家就可以少花些钱,也就可以少收些税。”

我亲了她一下:“有些国家、有些朝代就是小政府,少养公务员,少收税。如果国家设很多部门、养很多公务员、管很多事,就叫大政府,就需要很多钱。小政府人少花钱少,管的事也少,提供的公共产品也少。比如,你去公安局办身份证,可能小政府就不能随到随办,可能也不能给你免费拍证件照。”

女儿想了想:“那就不太方便,而且,我还是得花钱?”

我点点头:“是的。”

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政府征税的时候,和纳税人商量着来,那就是国家预算

英国人最早采用了国家预算的办法。政府说:我计划干这些事、给百姓提供这些服务,需要多少多少钱;纳税人算一算、想一想:我愿不愿意能不能付这些钱、需不需要这些服务。经过反复协商讨价还价,最终确定下来,纳税人按预算缴税,政府按预算干活。

“这个办法听上去很不错哟。我们国家也是这样吗?”女儿问道。

“在中国,曾经有法律规定政府预算是国家机密,不能公开。”我回答。

“花了我的钱,却不让我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贪污了?”女儿很气愤。

“这个规定后来改了。2015年起,新的预算法规定了,预算应该向社会公开。”我笑道。

“这还差不多~~~”女儿心满意足,终于乖乖躺下睡觉了。

虽然女儿还只是个小学生,但我一直有和她讨论社会新闻的习惯。最初只是因为亲子关系亲密,并且话题宽泛,遇到了就自然而然展开讨论,交换意见;后来才意识到:

原来我和女儿的这些讨论,其实都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

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

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比如这几天的社会热点范冰冰逃税事件:国家通过哪些手段获得收入?国家把钱花在哪里?各国税制有哪些不同?我们拥护什么样的税收政策?富人为什么会逃税?穷人就不逃税了吗?......

这些问题,对于小孩子来说都不是遥远的话题,而是涉及到个人生活的切身大事。很多时候,是大人自己稀里糊涂,一窍不通,不求甚解,随波逐流,就说什么“孩子还小,他们不懂”。

少来啦!是爸妈们不懂!

社会新闻是非常好的通识教育展开的“教机”。鲜活的实例,探究下去,可以自然地引发思考、求证、辩论等等。从小就应该跟孩子多讨论。内容可以不学术、不专业、不深入,但探究精神要有。

不见得大人就一定要知道答案,但至少要能和孩子一起提出问题,一起去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