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3000年前,她的丈夫竟为她配三次冥婚!

最近一些年,人们越来越爱看所谓的“大女主”戏了。孙俪扮演的甄嬛、芈月、周滢,个个都是内外兼修的超级玛丽苏。国外的神奇女侠、黑寡妇,每一块肌肉都在宣誓着女权的流行。听说美国迪士尼又筹谋着拍真人版《花木兰》,或许,这已是一场波及全球的审美趋势。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宣传图

《神奇女侠》剧照

然而,她却被许多人忽视,甚至遗忘。

早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就有那么一位人设相当于甄嬛加木兰的女性,很少被后人提及,也基本没有被影视化演绎过。

她叫妇好,是王后,是“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是“中华第一女战神”,还是一位母亲,却在33岁时就英年早逝。有关于她的故事,有一件非常有力的物证——河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

妇好鸮(xiāo)尊

其实,要了解这件宝物非常简单,只需把这个词拆开来解读——妇好、鸮尊。

妇 好——甲骨刻下的最爱

妇好鸮尊是本公号“镇馆之宝系列”目前十几件文物中年龄最大的一件了(剧透:后面还会推出一件年纪更大的,也是河南省博的)。

妇好是商代晚期君主武丁的妻子,中学历史课本上的“武丁中兴”说的就是他。

武丁有“诸妇”64位,但甲骨文祭祀谱中显示,法定配偶只有3位:妣戊、妣辛、妣癸。“司母辛”铭文铜器与“妇好”铭文大量出现在同一墓葬中,所以考古学家推测,妣辛就是妇好,“妇好”是她的名字,“辛”是她的庙号。

妇好鸮尊上的铭文“妇好”

商王朝的实际统治者是男性商王无疑,但女性在当时也享有较高的权力地位。并且,多数商代君王只有1位王后,武丁这种有3位王后的属于少数。

而排在妇好前面的那位“妣戊”,也赫赫有名,她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那件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被称为“镇国之宝”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主人。

其实妇好也拥有一件司母辛大方鼎,重128公斤,但司母戊大方鼎重832.84公斤,是它的七倍……

司母戊鼎VS司母辛鼎

读到这里,大家一定觉得我骗了你们,妣戊才是女主,妇好只是女二号!

其实不然。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以及多方八卦推测,武丁对妇好的感情极为特殊。在安阳殷墟出土的十多万片甲骨中,提及妇好200多次,戏份非常多,而对“戊”的记载却很少。这或许又是一个后宫佳丽三千却独宠一人的俗套故事吧。

甲骨卜辞有很多武丁关心妇好分娩、健康等事的记录,武丁常常祈求祖先和神明保佑他的妇好。

比如“甲申卜,殻,贞,妇好娩,嘉。王□占曰:其唯丁娩, 嘉。其唯庚娩,弘吉。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嘉,唯女。”

武丁占卜“妇好要生孩子了,是不是个大好事呀?”“是天蝎座好呢还是摩羯座好呢?结果生了个处女座呀,哎呀,不好不好……生了个女孩……”武丁还亲自占卜希望妇好生个儿子。

更说明问题的是,在4000多年前的那个“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奴隶社会里,祭祀占卜、沙场征战这两件政治大事,妇好都会参与其中。

殷商时期的祭祀占卜跟我们现在看星座运势可不一样。妇好不占卜水逆,而是主持祛灾避殃、拜祭祖先等商人认为可以左右政权的国家大事。

那时几乎每天都有占卜活动,主持祭祀占卜的人常常是商王或他们的王后。一旦有大事小事想不通看不透,问天问大地,或者是迷信问问祖先,天地众生的命运就刻那小小的龟甲之上。

想象一下,妇好站在祭坛之上,手持权杖,举起祭器,在熊熊篝火掩映下,一声令下挥斩百千俘虏和牲畜,以血祭天地和祖先,保佑王国免遭瘟疫和天灾……一旁的武丁钦羡地看着自己勇猛的妻子,她是他的政治伙伴吗?还是他的soulmate?

无论怎样,这样血腥野蛮的爱情,就发生在三千多年前。

这又是一个红颜薄命的故事,妇好在33岁时便去世了,死于战事或分娩,终于女将或母亲。

妇好死后,武丁将她的墓建在自己处理政事的宫殿之旁、池苑之畔,墓上还建有享殿,以便随时守候着她。妇好墓出土了随葬器物1928件,6820个来自南海的货贝,还有1件阿拉伯绶贝。都说钱谦益宠爱柳如是,为她盖了一座“绛云楼”,这跟武丁的宠妻比起来,实在是不足挂齿了。

妇好死后,武丁仍对她念念不忘,还为她配了三次冥婚嫁给自己死去的先人……这种充满迷信色彩又耸人听闻的故事这里就展开说说吧。

《甲骨文合集》2636片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留下了这个故事。“贞隹祖乙取帚”“贞隹大甲取帚”“贞隹唐取帚好”……武丁把妇好嫁给了自己的三位先王祖乙、大甲、成汤,还一遍遍追问甲骨“妇好嫁了吗?”这种为自己妻子配冥婚的事,商朝只发现武丁这么一个,迷之痴心绝对。

事实上,商朝人极为迷信鬼神,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取决于天帝、神灵与祖先。武丁的做法或许是为了她的魂魄继续保卫自己的城邦,或许是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幸福吧。

除了武丁的惦念,死后的妇好还得到了命运的眷顾。

1976年,妇好墓被考古工作者发掘,一举成为殷墟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不曾被盗掘过的商王室贵族大墓,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能够确切断定墓主人身份的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墓。

鸮 尊——
折翼的鸟人,骁勇的战神

如果你跟一个商朝人吵架,大骂“你这个鸟人!”他一定会瞳孔放大、拍桌而起,用他那原始粗糙的双手激动地握住你“兄弟,知音啊!我们就是鸟人!我们都是折翼的天使!”

在时光机投入使用之前,我们没有机会遇到一个商人,但这不影响商人身心投入地认为自己是鸟的后裔。

《史记·殷本纪》有载“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诗经·商颂》亦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传说商人的女祖简狄吃了玄鸟的卵后生了商族。妇好墓中还出土了一个鸱鸮形的玉雕,已经长了人的耳朵,还穿上了靴子,活脱脱一个“鸟人”。

妇好墓出土玉鸱鸮

玄鸟是什么鸟呢?许多人猜测是燕子,但这并不重要,一切鸟都可以拿来被商人崇拜。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鸮,它其实就是猫头鹰。

远在史前,猫头鹰就是欧亚大陆人类的崇拜对象,是智慧的象征,雅典娜的肩上站着的圣鸟就是猫头鹰。在红山、兴隆洼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出土过很多玉鸮。

这个集蠢萌、神秘、凶残于一体的动物后来又在中西方文明世界里象征了博学、死亡、不祥等许多意象。然而不管猫头鹰前面冠以什么样的形容词,单看它的样子,就让人不寒而栗了。

这个黑夜中的顶级杀手,在商周动物崇拜中,既是女神,也是战神。

▲ 妇好鸮尊就是一个猫头鹰形的酒壶。

此尊上面有盖,盖前端有一只站立状的鸟,鸟后还有一龙。

武丁在位期间志在四方,对周边的虎方、土方、羌方进行了征伐,取得了大规模的胜利。在现有的诸多甲骨文、金文中,出现了204位诸妇,但有参战这种军事特权的只有妇好和妇妌两个人。与此相应,也只有她们两个人有封地。

甲骨卜辞有多条妇好征战的记载:

辛巳卜,争,贞,今甾王登人,呼妇好伐土方,受有佑,五月。

甲申卜,贞,呼妇好先登人于庞。

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 呼伐。

是的,就是王要打土方了,妇好你快来!王要打羌方了,妇好你快来!甲骨都显示上天和祖先了旨意了,妇好你怎么还不快来?!

那时一般出征也就派出三五千人,但妇好最多时征召1.3万军旅征伐羌方,是武丁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妇好墓中还出土过两把象征兵权的铜钺,彰显着妇好的地位。这么骁勇的妇好,可以说是“中华第一女汉子”了。

妇好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至关重要,考古学家李济曾说,在殷墟发掘出一个可能是战俘被杀后用以献祭的头骨坑,经分析,里面有的类似蒙古人种(可能是北方匈奴的先祖),有的类似东南亚人种(可能是南方土著的先民),甚至有高加索人种(即纯种白人,可能是中亚诸国的先民)。

试想,若妇好的几次战役都失败了,或许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不一定是今天的面孔了。

此处想到近些年大肆宣扬女德的人,说“女强人的下场都不好”“男为天,女为地,女子就该在最底层”,又说女德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来来来,别紧张,坐下给我们说说,如此“女德”是自何时之古?

妇好能征善战,其墓中有大量鸮形纹样随葬品,这些都是妇好地位的体现,也是武丁及妇好后人将其视为“战神”的证明。替父万里赴戎机的花木兰当然是比不过的。

妇好鸮尊重16.7公斤,鸮形双翅并拢,头部后面开了一个近半圆形的口,上面有盖,粗壮的两足与下垂的宽尾构成三个支点。头颅微昂,十分傲娇。

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只想知道,妇好到底长什么样?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朱乃诚研究,从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像、兵器、扳指等推测,妇好的身高可能在1.75米以上。

并且,有图有真相,她很可能长这样——

(是不是很幻灭……有没有相亲对象见到真人的感觉……)

(别误会,后面是她的兵器,没法旋转,也放不出音乐。)

写到最后,发现还没来得及夸这件文物“工艺精湛、造型精美”。也罢,或许文物的价值不仅源于可见可感的物质,还在于它们身上附着了何种意义。就像你我珍视的那些东西一样。

(妇好鸮尊图片由河南省博物院提供)

撰文:陆寒

插画:孙悟饭

主编:周立文

副主编:殷燕召

还有一些文物宝宝在这里↓↓↓

镇馆之宝系列①——首都博物馆:伯矩鬲

镇馆之宝系列②——故宫博物院:伯远帖

镇馆之宝系列③——常州博物馆: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

镇馆之宝系列④——秦陵博物院:秦始皇陵铜车马

镇馆之宝系列⑤——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

镇馆之宝系列⑥——陕西历史博物馆:兽首玛瑙杯

镇馆之宝系列⑦——故宫博物院:《兰亭序》

镇馆之宝系列⑧——上海镇馆之宝:大克鼎

镇馆之宝系列⑨——甘博镇馆之宝:马踏飞燕

镇馆之宝系列⑩——三星堆镇馆之宝:青铜神树

(光明日报 中华文化溯源 融媒体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