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西安中小学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的利益链条能打破吗?



2018年9月19日下午下班前,西安市房管局、教育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禁止将房屋销售与学区、学校相关联的通知》文件。


纵观全文,字数不多,总体就跟新闻标题一个意思:将楼盘开发销售与学区或学校脱钩,不允许开发商以学区和学校作为卖点。盖房子的就不能越界去插手教育的事情,教育是教育部门的事情。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出台这样的文件,并非是偶然事件。

一是早在去年四月份,新华社发文《斩断中小学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的利益链条》,意在厘清商业化的房地产与公益化教育事业之间的关系。此次,西安三部门联合发文件,也是顺应这一大趋势。

二是,大概率和今年西安几次楼盘学位维权的新闻事件有前后因果关系:

首先就是东北郊某楼盘因为孩子上学问题维权,本质就是学位和学区问题。该小区内开发商自建小学,业主认为收费太贵。所以业主要求让孩子上楼盘学区对应的公立小学,因为公立小学不仅更好,而且还省一大笔银子。

西安的房子一般都会对应着公办学区,同时也有可能本小区开发商配套有私立学校,所以有时候两者是重叠的。同是属于义务阶段教育,西安的私立小学目前一个学期的学费大概是5000左右,还不包括其他的费用,而公办的小学则基本上是一分钱不收的。所以私立小学六年会比公办小学起码要多六万块钱的支出。如果私立小学比公立小学好,大家就会愿意去掏这六万块钱。但是如果反过来,私立小学要掏六万块钱,而且各方面还不如公立小学的话,业主们肯定愿意上教育质量更好的公立小学,并且还能省下六万块钱。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但是这中间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开发商自建私立小学的楼盘往往也不会给政府缴纳教育配套费。所以楼盘所在学区的公立小学往往也会拒绝这些没有缴纳教育配套经费的楼盘业主孩子入学,一来该楼盘小区自己建有学校,二来没有给所在地的区政府缴纳教育配套费。

业主想上更好更便宜的公办小学,但是由于小区有自建小学,所以没有缴纳教育配套费,公办小学因为教育配套费原因也不愿意接收该小区业主的孩子,于是矛盾就出来了。


其次,有些开发商既没有自建小学,也没有缴纳教育配套费。如果学区内没有教育配套费的楼盘业主的孩子可以顺利入学,那么那些缴纳了教育配套费的开发商无疑心里会很不平衡,以后可能会在别的项目开发过程中拖延甚至设法不缴纳教育配套费。不过,也有不少已经交过或者承诺缴纳教育配套费用的开发商。

更有甚者,某头号顶级开发商罔顾自己自建学校的招生容量,无休止无止境地给自建学校的周边自己新楼盘的购房者们承诺学位,直到学位不够用还不罢休。最后该开发商不思自己如何主动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还想出来让业主孩子进行摇号上学的损招。该开发商自始至终,推诿拖沓,罔顾业主诉求,直到搞出一个大新闻......

▲2018年6月11日西安某小区家长小升初彻夜排队。 图 | 华商论坛网友“长安蛋蛋”

既然开发商私立学校的学位房搞出这么多的麻烦,给主管部门和政府制造出来这么多的幺蛾子。干脆还不如不让开发商搞了,政府自己主动一点,勤快一点。

当然除了开发商的问题,西安教育还有很多别的原因。据我了解,有些私立民办学校本质上其实是公办,有些公立大学的附属中学小学居然也成私立民办学校,公器私用,堂而皇之打着民办学校的噱头招生。更有甚者,有些私立名校的入学政策居然还和西安教育局的政策不一样,背后的猫腻大家想必都懂。

私立学校开店速度堪比肯德基,遍地开花,造成的后果就是公办学校资源萎缩,这也是西安教育多年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放任五大名校扩张,使其成为教育寡头。

而以前懒政不作为留下来的后遗症,也给现在主政者带来了诸多的麻烦。所以今年的西安上学问题麻烦频出,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级领导也是满头的包,四处扑火,解决问题,安抚人心。今天遇到的问题都是当初偷下的懒,今天遇到的麻烦都是当初埋下的雷。



▲市教育局电视问政现场。 图 | 华商报

西安处在追赶超越的发展进程中,进步的同时也要尽早尽快把这些沉苛烂事解决掉。所以这也是昨天这份三个职能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的重要背景,能够让三个职能部分联合下发文件,至少说明有些楼盘业主入学问题的严重性。

总结目前的西安楼市现状,结合这个文件的主要条款分析,以后西安的学区新房会越来越多,学位新房会越来越少!

首先,政府开始全面主导教育问题,将楼盘与学校学区的招生决定权和解释权全面上收,不再让开发商染指。

其次,开发商也开始越来越谨慎小心,也越来越不愿意趟学位的浑水。学位和学区的事情是民生大计,太过重要,也太过敏感。绝大多数开发商还是不愿意在政府那里落个坏印象,毕竟今时已不同往日!最近几个月各个楼盘的置业顾问对于楼盘学区学位也都是含糊其辞,没有确定说法!

以前大多是本地开发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联合名校,自建私立学校来突出楼盘卖点,变相加价卖房子+学位。

现在都是外地大牌开发商的天下,一则外地开发商未必能够有本地的教育资源;二则今年有些楼盘捅出来了几次破事,从上到下也都搞怕了;三则现在房子不存在难卖的情况,有些开发商自然也就不愿意多此一举,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自建学校就不自建,能不管就不管。

厘清商业化房地产与公益性教育之间的关系,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西安公办教育配套一直跟不上。

所以,以后估计政府会加大力度建设新学校,招录新师资,自然也不会再多让开发商自建学校了,该建的学校还是由政府自己来建,开发商要么缴足教育配套费,要么就是学校代建移交!按照规定,该收开发商的教育配套经费也一定会要收足,政府该履行的职责也要认真履行,该承担的教育支出也得承担!



显而易见,以后自建学校、自带学位的楼盘会慢慢绝迹,学区房才是未来的趋势。看看其他一二线城市就明白了,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关键要大力发展公办学校,要依靠公办学校,要强化公办学校的实力。

当然学区房也不应该是万能的。有些城市做的比较好,比如说小学学区房,用过一次,必须间隔六年;初中学区房用过一次,间隔三年。

最后大家还有几个比较关心的重要问题就是:

⒈以前买房所承诺过的协议学位怎么办?很多朋友以前就是针对学位买房的,而且为此而支付了不菲的房产溢价,溢价部分等于就是花钱买的学位。

如果就此作废,恐怕损失不菲,于情不和,于理不通、于法无据。毕竟之前法无明令禁止皆可行,法律不溯及既往。希望老人老政策,新人新政策,顺利自然过渡为好。

⒉开发商建设的这些私立学校怎么办?到底是收归公立?还是继续保持私立?怎么招生?这些都是问题。

如果收归公立,则比较好办,那肯定就是按照公办学区划分来进行招生。

如果继续保持私立,怎么去招生?是按照学区划分?还是自由招生?还是摇号+面试?如此这般,情况就有点复杂了,我们只能等房管局和教育局的具体进一步解释了,保持观望。

房地产从业者

版式设计:霹雳

请关注贞观新浪微博:@贞观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