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佩奇:你所想到的任何事都有可能是可行的!

说到“佩奇”

不知道各位心里

具体会想到什么

反正我首先想到的是这货

小猪佩奇这档少儿动漫

在最近这两年里

由于快手、抖音等娱乐文化的发展

莫名其妙的火了起来

甚至在各种段视频里还出现了

“小猪佩奇纹上身,掌声送给社会人”

等等调侃的段子

不过,说到改变世界的佩奇

那就与“小猪佩奇”毫无瓜葛了

今天要介绍的“佩奇”

是科技界的一位大佬

虽十分出名,却并不高调

坐拥亿万资产

却整天沉迷于少年时的“天马行空”

没错,这位大佬

就是Google的创始人之一

拉里·佩奇

Larry Page

佩奇从小就想象力惊人

而且,更为难得的是

这份想象力在长大的过程中

并没有被扼杀

所以今天

阿光就与大家分享一下

天才佩奇的养成之路

1973年3月26日

拉里·佩奇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

他的父母都是高材生

特别是他的父亲老佩奇

在密歇根州大学获得了当时新兴行业

“通信科学”的博士学位

在密歇根大学担任教授

在当时那个年代

美国知识分子家庭的收入十分有限

小佩奇还有一个哥哥

一家四口不得不省吃俭用

虽说穷了一点点

不过好在老佩奇教授的工作

在时间的安排上较为自由

因此,有大量的时间

陪在小佩奇和他哥哥身边

父亲童年的陪伴

丰富了佩奇的生活

不仅如此

在那个计算机还未普及的年代里

老佩奇对计算机十分着迷

常常抱着与计算机有关的书籍

卧在沙发上边看孩子边看书

到处都堆满了与计算机有关的书籍

正是因此

小佩奇从小就接触数字

别的孩子6岁时还在玩泥巴

他就已经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了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老佩奇把儿子送进了

Montessori Radmoor幼儿园

在这里

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

老师们鼓励所有孩子独立活动

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就是这样的反正统教育

影响了佩奇的一生

后来拉里·佩奇说

正是儿童时期这种不随波逐流

自我激励和爱问为什么的氛围

影响了他的处世态度

当然,除了教育之外

还有一个人

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那个人就是

尼古拉·特斯拉

当然

佩奇与特斯拉并不在同一个时代

他们俩不可能见面

尼古拉·特斯拉对佩奇的影响

12岁那年

佩奇读到了特斯拉的自传

这位发明家绝顶聪明

给发明白炽灯的爱迪生打了半辈子工

帮老板赚了很多钱

但加薪要求统统被拒

特斯拉愤而出走后发明交流电

结果爱迪生用交流电

电死狗、电死猫、甚至电死一头大象

让大家觉得这很危险

拼命打压特斯拉

最后天才发明家在人们的质疑中去世

这本自传

让年仅12岁的佩奇读到哭泣

他敬仰特斯拉的聪明才智

也励志成为像特斯拉一样的发明家

但同时他又害怕

害怕碰到像爱迪生那样的老板

正是因为这本自传

不仅为12岁的佩奇立下了志向

同时也鼓励他

自己创立公司

仅仅创造出东西是不够的

你必须要将它带给全世界

1992年

佩奇跟随着他老爸求学时的脚步

进入了密歇根大学学习

在美国安阿伯就读期间

他将自己丰富多彩的创造力

融入到了学习当中

他担任密西根大学

Eta Kappa Nu荣誉学会的会长

并是太阳能汽车组织的成员之一

而最为值得一提的是

他还用乐高积木制造出了一台

可编程的绘图喷墨打印机

有一天佩奇突发奇想

他告诉老师自己要花两周

把整个互联网下载下来

这个想法在当时可谓是天方夜谭

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当时老师完全知道

两周不可能搞出来

但他没有告诉佩奇,只是鼓励他去做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这种想法

最终在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的努力下

变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

在密歇根大学读完本科后

佩奇去了斯坦福大学

那一年

老佩奇因为小儿麻痹症

引发的复杂病症去世了

佩奇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但很快

他就遇见了另一个人

这个人正是谢尔盖·布林

布林是佩奇的学长

童年在苏联度过

6岁时才随父母移居美国

同样受数学教授父亲的影响

布林是个数学天才

天才碰到天才

刚开始肯定是互相鄙视的

初次见面,在不少话题上

佩奇与布林都发生了激烈争论

佩奇比较内向,而布林很张扬

佩奇讨厌布林

极为鲜明的个性和看待很多事情

具有强烈的主见

不过,他后来觉悟了

嘿,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人

只是不喜欢表现出来而已

事实上

在佩奇和布林发明Google之前

互联网上早已有了搜索引擎

只不过当时的搜索引擎

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

就是搜索出来的所有内容

都是杂乱无章的排列

因此

佩奇和布林看到了方向

如果能让更好的内容

排在搜索结果当中更前面的位置,

那不是更有利与我们查找资料么!

1998年

Google成立了

办公地点就在被誉为“谷歌之母”的

苏珊·沃西基家的车库当中

(点击阅读苏珊·沃西基的故事)

两个天才的项目

很快就成功吸引到了风投的注意

佩奇和布林在车库里工作了不到一年

就搬了出来

他们有了新的办公室

尽管也很简陋

不过让人感到十分有趣的是

佩奇就像在装扮幼儿园一样

把谷歌的办公室

把办公室搞得像

小时候的蒙特梭利幼儿园

而且,初步成功的佩奇

就像一个孩子一样

他不善于搞人际关系

曾经当着所有同事的面

侮辱和解雇多位项目经理

嘲笑产品经理的方案

还会直接对员工说:

这是我听过最愚蠢的想法,

我们是从哪儿把你招来的?

正因为如此

投资者要求当时26岁的佩奇

从CEO位置上退下来

他们要为他实行成人监护

佩奇虽然万般不情愿

但为了拿到投资

他还是同意让谷歌

聘请埃里克·施密特接任CEO

虽然佩奇这个高智商低情商的天才

但是在运气比上面

比特斯拉好多了

施密特是个完美的家长

成功地带领着谷歌

从弱小的创业公司

成长为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

佩奇一开始很不开心

但是在后来

佩奇却越来越喜欢施密特了

因为很多他讨厌的事情

都有施密特替他解决

因为佩奇的目标是发明一些令世界更加美好的东西,而施密特在在财务上能帮他实现梦想

佩奇不想接受采访,他曾对谷歌的公关团队说,你们一年要占用我8个小时,现在好了,这些事情全部推给施密特。

佩奇的生活

与他12岁时所看的

尼古拉·特斯拉传记中的生活截然不同

他并没有生活在贫穷与漠视中

年仅44岁的佩奇

将在他的后半生

投入数十亿美元和无数的时间

完成他儿时的梦想

正如他自己所说:

你所想象到的任何事

都有可能是可行的

你只需要想象

然后为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