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YY的心点进来,结果哭着出去

你们有没有那种“曾经听过无数次,却始终一直没看的影片”?。

麻婆今天想推荐的影片我就在硬盘里放了很久,终于抽空看了——

平常的心

The Normal Heart



本来抱着看孔雀盛世美颜的心进来,但看到最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只有无法言说的绝望。



豆瓣评分8.3。



演员阵容很强大,每个人都是扛把子,这样的影片,质量不可能差。

漫威电影宇宙里的绿巨人马克·鲁法洛;

美到让人尖叫的孔雀马特·波莫;

还有奥斯卡女主茱莉娅·罗伯茨(《永不妥协》);

陪伴一代人长大的吉姆·帕森斯(《生活大爆炸》);

《金刚狼》里的“牌皇”泰勒·克奇。



那时候的美国,20世纪八十年代,性解放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新一代年轻人们的口号是“要做爱,不要作战”,他们坚信任何人都应该享有不妨碍他人自由的一切自由。

这一点在同性之间尤为明显,各种大型交友party盛行,性爱成为他们追求自由最好的途径。



可是,很快就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免疫系统缺陷疾病在纽约出现,并且它集中发生在男同性恋当中,在当时被称为“同志病”。

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什么病,但几乎每天都有人因为它去世。



内德(马克·鲁法洛 饰)是一个激进的同志作家,他看着身边的朋友纷纷死去,但是他们这个群体却得不到任何保护或者救助。

已经去世的人不知道病因,活下来的人又可能随时会发病。



他发起男同健康危机组织, 并且用各种激进的方式呼吁大家的关注。

写文章,上电视节目,见市长助理,见总统助理等等,但是效果甚微。



一直站在他身边的是半身瘫痪的女医生艾玛(朱莉娅·罗伯茨 饰),艾玛从一开始就对艾滋高度警惕。

她就是小时候被传染小儿麻痹症,才会瘫痪的。



她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即使没有资金和人才的援助。

她也接纳了很多感染艾滋的病患,但是却只能看着他们的病情恶化,然后死去。



内德在运动中还认识了纽约时报记者菲尼克斯(马特·波莫 饰),没想到两人其实之前就曾经见过,然后很快就陷入热恋。



可是,菲利克斯最终也被确认感染,内德的斗争变得越发艰难。

他越来越激进,言辞也越来越偏激,很多男同群体的人都开始恐慌。



健康危机组织的主席布鲁斯(泰勒·克奇 饰)是内德最好的朋友,但他是深柜,他的行事风格与内德截然相反。



执行董事汤米(吉姆·帕森斯 饰)虽然也是站在内德这边,可是最后还是无力改变组织内部越来越大的分歧。



最后内德被挤出组织。

影片改编自编剧拉里·克莱默的亲身经历,剧本还提名第66届 艾美奖-迷你剧/电视电影/剧情类特别节目最佳编剧奖。



去年又一部大热的影片《每分钟120击》与本片背景很相似,只是一个发生在法国,一个在美国。



当一个人抗争的时间越久,却没有任何效果的时候,会有深深的无力感和绝望。



根据影片内容,内德应该也被感染了,他在抗争的时候并不知情。

他全力以赴,尽力号召整个社会都多一些关注,最后却是被赶出组织的结局。



这个社会的很多活动发展到现在的地步,都是很多前人付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时间和精力才做到的。

不管他们的方式如何,单凭努力发声这一点,就值得尊敬。



影片里有一段让人觉得很讽刺,白宫的助理邀请内德去谈谈,但整个谈话过程中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一定是你们太放肆不知节制,而且这个病只在你们这个群体里蔓延,所以一定是你们的问题。



当内德说这可能是一种瘟疫时,助理关上门低声说:

那你能证明它能在异性之间传播吗?

显然,那时候的内德无法证明,即使艾玛早就说过,非洲已经出现女性感染者。



麻婆有时候很好奇,为什么当一件悲剧即将发生的时候,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想着怎么预防,而是告诉自己这根本不可能发生。

只是因为它现在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

然后等事情真的来了,才开始手足无措地补救。



别人的苦难看着很惨,但与自己无关。

于是我们什么都不做,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前不久大火的《我不是药神》,许多人被那位老奶奶感动。

谁家每个生病的人呢?现在没有,你能保证以后不会有吗?



人的一生啊,说短也短,说长也长。我们永远无法预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所以啊,善良一点,包容一点,总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