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悲催的文物”

在河北沧州的郊外有一座历经千年的沧州铁狮子,民间称之为“镇海吼”,相传为遏海啸水患而造,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久铸铁狮子。而这座保持千年世界形体最大纪录的狮子王却被称为“中国最悲催的文物”,究竟怎么回事?

沧州铁狮子是河北当地有名的文物,在上个世纪50年代起,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建议政府要好好保护,因此当地政府在“专家”的建议下,为这座屹立千年还毫无损伤的铁狮子修建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八角亭。八角亭将狮子严密地遮盖,但是积水不能迅速蒸发,反而形成了一个潮湿高温的环境,严重加速铁狮子的锈蚀,到了1975年,政府不得不将八角亭拆掉,而这时的“镇海吼”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雄姿,整个身体严重破损。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人们并没有从中领悟到古人将“镇海吼”建立在河旁经过风吹日晒的意义所在,在经过各种“专家”们的建议后,重达32吨的铁狮子安装过底座、挪移过地点、支撑过脚架,加固过狮腿、灌溉过水泥,在种种材料膨胀、搬移损坏当中沧州铁狮子终于结束了自己千年的生命,身负几十处裂痕、残洞,成为“中国最悲催的文物”。其实人体工程学认为铁狮子被破坏的是因为当代的专家门、学者们、中国人们对自身文化的不了解,对事物的看法缺乏系统性的概念。

铁狮子俗称“镇海吼”,是堪舆学中稳定地脉、稳定生态平衡的器物,它的制作以及运用铸造的材料都是为了达到,在风雨中镇守当地山河的作用,它并不会因天气环境的变化而受到损害,人们从本质上就没有了解沧州铁狮子的文化内涵所以才会酿出大错。

由于不了解自身的文化,没有对事物有着系统的认识,而遭受破坏的文物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记得拍摄《中国城市有玄机——敦煌》的时候,我在莫高窟内发现当地人根据“专家们”、“学者们”的建议,将1600年屹立不坏的莫高石窟的每一窟都安装了铝合金的铁门,为的是保护窟内的敦煌壁画!可人体工程学今天想告诉大家深处沙漠地带的莫高窟,因为环境干燥、风沙大的以及石窟敞开式的构造而保留了上千年,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为了响应高科技的标准保持其空气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长久的稳定,莫高窟决定安装了铝合金门。可是铝合金门的属性和游客频繁开关门的动作,造成了人们在窟内吐出的二氧化碳、身上湿气以及由于空气冷热之差所造成的湿气留在了莫高窟内,原本风沙可以一吹而散的气流,现如今被固定在窟内,导致其中所有壁画的褪色和脱落。难道莫高窟也要步沧州铁狮子的后尘,从千年无损沦落到体无完肤?我们的社会责任制在哪里?

(敦煌莫高窟的铝合金门)

从沧州铁狮子到敦煌莫高窟,“中国悲催的文物”还有许多许多,它们都是因为人们不懂中国文化、不具备中国人应用的系统思维而促成了这南辕北辙、糟蹋文物的结果,对此我们应该好好的反省,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成为真正可以保护文物、传承中华文明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