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5316”机制推进民警备勤休息用房建设上水平

陕西网 讯(通讯员 阮炜 肖军)今年以来,紫阳县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从优待警到极致” “向警务保障要战斗力”要求,将民警备勤休息用房建设上升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坚持改革驱动、创新引领,建立“5316”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民警备勤休息用房建设工作高质量完成,基层所队面貌焕然一新,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高度重视,以“五个到位”强推进。始终将民警备勤休息用房建设作为警心工程来抓,以“五个到位”,强力推进民警备勤休息用房建设。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政委、分管局领导为副组长和责任组长的民警备勤休息用房建设领导小组。局领导分兵把口、靠前督战,深入各所队协调解决建设期间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安排部署到位。制定下发了建设标准和实施方案,对全县公安机关民警备勤、休息用房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和部署,确保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三是重点保障到位。按照“先机关后基层、强保障全覆盖”的工作思路,投入建设资金200余万元,用于维修基层所队营房及“五小工程”建设。四是督导检查到位。把民警备勤休息用房建设纳入“十围绕十督察助力公安工作追赶超越”工作范围,对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建立红黄蓝“三色督办”机制,实行挂账督办、销号清零,确保该项工作取得实效。五是问责问效到位。基层所队负责人与县局党委签订“军令状”,运用“三项机制”,对于组织推动不力的,在年终考核中扣除相应的分值,对不能如期完成任务的,约谈相关负责人,倒逼此项工作扎实推进。

抓紧动快,以“三个明确”抓落实。按照任务、标准、时间“三个明确”,奋力实现 “六保障”“三规范”“三统一”工作目标。一是任务分工明确。警务保障部门实时掌握各所队工作进度情况,对工作滞后的单位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方法,推动工作开展;各所队量化分解任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各个突破;局领导及纪检监察部门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建设任务如期完成。二是建设标准明确。把民警需求作为第一导向,把民警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按照市局“633”工作标准,大到办公设施、建设器材的配备,小到床单被褥、洗漱用品的配置,全部予以保障。三是时间节点明确。要求各所队依据实际情况逐一制定工程倒计时进度表,制定工作方案,量化分解任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各个突破,确保于10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实现销号清零。

示范引领,以“一所一策”促推进。根据公安改革发展趋势,基层业务用房需求和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分类实施,分步推进”推进原则,民警备勤休息用房建设领导小组严格审核把关17个所民警备勤休息用房建设方案,确立蒿坪、红椿、洄水、东木等6个派出所为样板派出所,以“一所一策、示范引领、样板带动、全面达标”的方式,扎实推进民警备勤休息用房建设工作。对用房紧张的派出所,积极主动联系党委政府,争取政府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协调用地,进行改扩建建设,确保全面达标。8月28日,在蒿坪派出所召开民警备勤休息用房建设现场推进会,明确标准,树立标竿,确保休息用房建设又好又快推进。目前,局机关和5个基层派出所全面完成了民警休息用房建设工作,6个基层派出所已基本完成,其余派出所民警休息用房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初步实现了公安部提出的“乡镇基层民警每人一间房,城市基层民警每人一张床”的目标。

一体建设,以“六大亮点”助提升。在完成部、省、市规定动作之外,该局把警营文化作为提升民警备勤休息用房建设的亮点工程来抓。确立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警体活动中心、警官之家、警营文化长廊等“六大亮点”特色项目,以一体规划、一并建设,助推民警备勤休息用房建设上水平。局机关建立了警体馆、阅览室,为民警更好的工作、休息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城关派出所建成了集阅览室、荣誉室、读书看报、电子阅览、休闲娱乐、文体活动、心理健康辅导等功能于一室的“警官之家”,民警工作之余,有了闲暇场所;蒿坪派出所在院内建设警营文化墙,用书画作品裱装走廊和办公室,让红色文化、警营文化、廉政文化随处可见,充分发挥以文化人、文化润警重要作用;红椿派出所将党员活动室、心理疏导室和阅览室“三合一”,让基层支部阵地建设更具学习氛围;其他派出所利用场地规划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健身房,美化、绿化、亮化办公环境,民警强身健体有了专门场所,为民警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提供了舒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