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黎明破晓前》,让你相信真爱

《爱在黎明破晓前》这部影片可能不是一部主流的商业大片,但其带给观众的小清新之感和对真爱与感情的美好流露,绝对可以算得上如今商业大片云集的全球票房市场中一股别具一格的清流了。

因为有实力派演员詹姆斯-弗兰科的加盟,影片整体的感觉和氛围自然会提升一个档次。其实,之前很多人,也包括我本人,对弗兰科这名演员并没有刻意关注过,直到看他和杰森-斯坦森联袂出演的动作片《家园防线》,才开始熟知这名实力派影星。但是,弗兰科在《家园防线》中的表现只能算中规中矩,主要是让气场太强、光环太亮的郭达森压了一头,因此他始终都表现得有气无力,没有太彻底地把反派的风格展示出来。在这部戏中,弗兰科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反而是太柔弱,根本没有和郭达森饰演的前FBI探员相提并论的能力,基本都是躲在阴暗处耍“阴招”,在结尾还被打个半死。

既然演硬派动作片不太入戏,那弗兰科演文艺片呢?这个还是比较出色的,至少他在《爱在黎明破晓前》里的表现可圈可点。在戏中,男女主角基本是属于三观高度吻合的那种知己,无话不说,“自来熟”,因此在结尾离别时始终难舍难分,看的人心里有些酸涩和纠结。

而如戏中那样宁静优雅的城市真的如人间天堂一般,导演在灯光、色调、取景等各方面都拿捏得比较到位,因此勾勒出一幅山水田园诗一样的剧情背景。当然,片中也在这样柔美纯净的环境中渲染了爱情的滋味,也随时在灌输着导演和编剧对于爱情的理解。在《爱在黎明破晓前》中,男主和女主就好比把爱情这颗诱人的果子里面最甜的一片切了下来,用福尔马林泡好,之后再装进彼此的脑袋里。等到自己老得头发花白、行动不便的时候,再把它取出来,一半来泡茶,另外一小部分来下酒,其余的口服。在戏中,男主和女主聊天时的氛围唯美又真实,似乎那就是真爱该有的样子,当然,这个时候不仅弗兰科演技爆裂,女主也是美为天人了。

这部电影也让很多观众以为,在自己有生之年能以这样的方式遇到属于自己的爱情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圆满了。随性、边走边说话、无话不说、无处不在的恋爱真好,这种心心相印的爱情,就好比一颗没有任何包装和加工的糖,甜得如此真实,沁人心脾。真实的旅途、对话、相遇、心动……影片中无时无刻的坦白、爱情和自我的剖析与感悟、美丽的脸庞和真挚的拥抱,时刻在提醒我们爱情本来的面目。

这部影片让人心里为之柔软的地方,就是男主和女主彼此喜欢的样子,这种样子也许是我们这些身处闹市和浮尘中的俗人早就淡忘的印象。在爱情的世界里,看向别处,用余光看你看我的样子,结果发现,一切都是爱情中最甜蜜的样子。

影片中男主和女主不仅爱得甜蜜,还爱得放荡不羁,不修边幅。在爱情面前,我们人生还是需要多一些勇气来做一些看似不平凡甚至疯狂的事情。但是,别担心,真爱会提供给我们碾压一切、披荆斩棘的动力,让我们在爱情里痴狂,不管结局如何,都会留下许多难忘美好的回忆。虽然感觉男主和女主在转瞬即逝的一夜间就耗尽了彼此一生中的所有浪漫,但就是这宝贵、美好的二十四小时,也让两个人思想的碰撞没有遮拦,你来我往,让我们觉得爱情其实很真也很让我们受益。

黎明和破晓真的可以见证爱情的样子吗?至少在影片中,男主和女主都诠释了爱情最本真的样子。他们为彼此所做的一切,都是让自己更好地去被爱,目光刚接触就尽快躲闪,触碰又缩回。弗兰科和他的女伴漫步街头的一夜,正因为时间短促,才尽可能的把所有一切毫无保留地说出真相,当然把所有优点放大,又掩盖所有的缺点。但是,这也是爱情驱使彼此去做的,因为我们都想给自己的心上人留下自己最完美的模样,把自己最好、最高级的一面展示给他或她。

尽管已接近影片结尾,在男主和女主的回程路上,导演还是大用笔墨来渲染画面和色调,以防止虎头蛇尾。而且客观来说,导演在结尾处的环境营造方面也比较出彩,进一步拉升了观众对这部影片的好感。在经历过一些特地设计的空镜头和大幅的对白后,专程为观众留下值得回味的清新和后味,就像吻过青草上的露水一般提神怡人。

可能有人觉得,《爱在黎明破晓前》不够真实,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这其实就是爱情最真实的样子,你不相信,也许是你的爱情不够真实,或是你还没找到如何去享受爱情的方法。和另一个人在火车上偶遇,一起在车窗前吃一顿饭,一起去陌生的城市历险,一起坐公车,一起在逼仄的试音室里听陌生歌手的唱片,一起去墓园,一起在摩天轮和夕阳相伴,一起去游乐场,一起去空无一人的教堂……这些点滴的琐事,从各个方面拼凑出爱情的轮廓。这看似短暂的一瞬,恰恰成为了值得铭记终身的永恒。

如果有一种爱情可以在黎明前得到升华,那么,也许到那时你就可以摸着自己的心感动地默念:我找到了真正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