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白酒第一村的杏花村到底指的哪里?

因为唐代杜牧的一首“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让杏花村的名字天下闻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叫杏花村的村庄有数十个之多,到底杜牧诗中写的是哪个

,这个历来有争议,不过最后最有可能的争议在目前两个杏花村身上,他们就是位于山西省汾阳市的杏花村和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的杏花村。

安徽池州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原只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毫无名气可言。当地人认为正是杜牧的诗名和他这首千古绝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饮誉天下。明代名士福建福清人林古度的七绝,抒出了千百年来池州人民因杏花村而自豪之情。诗曰:“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

池州杏花村的说法最早见于清代贵池县人郎遂所写的《贵池县杏花村志》 而后《广舆记》《江南通志》等书有所收录,而贵池杏花村明代时就由曾出任池州的顾元镜所建。还有一个依据也比较重要,当地人认为唐会昌四至六年(公元844-846年),杜牧时任池州刺史,据说就是他春游杏花村,在黄公酒垆畅饮美酒后,触景生情,挥毫写下了千古绝唱《清明》诗。

山西汾阳市杏花村,号称“酒都”,以汾酒闻名天下。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这里的杏花村酒已闻名国内。而且历代的杏花村都以酿酒、酒文闻名。盛唐时,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成为酒文化的古都。历史上,李白、杜甫等都赋诗赞誉。

唐末诗人中有四位诗人用到了杏花村一词,这几位诗人都与山西有关,有两位就是地地道道汾阳人,即薛能和温庭均(其祖父封为汾州西河郡公),虽然,有学者提出杏花村在唐末宋初逐渐演变为一种诗酒意向,但是, “杏花村”一词的酒文化意向当源于此。从诗歌的年代来看,唐诗《清明》“杏花村”则是这种意向的滥觞。

《清明》这首诗的背景究竟是什么,今天的的人们颇为好奇,早先流行安徽说,又流行泛指说,很多学者都认为诗中杏花村指“杏花开放的村庄”。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从清明与杏花开的组合上来看,不可能在南方,至今汾阳杏花始花时间仍是清明节那几天,而江南杏花开放时间早在二月,所谓二月杏花八月桂,于清明相去甚远,所以笔者认为,这首诗是出于山西杏花村更为恰当。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西山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