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其实是一个顶级教授

刘姥姥进贾府,看似是意见不起眼的小事情,但笔者认为,此事是《红楼梦》中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这是《红楼梦》中的一根特殊暗线,它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看贾府的兴盛和衰败,因此,刘姥姥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都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说服力,我们且从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说起。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意图很明确,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只得硬着头皮,带着板儿,到那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荣国府”去打秋风,刘姥姥非常聪明,通过荣国府的管家周瑞家的传话给王熙凤,否则,一般人在这样的公侯大户门口,只能吃“闭门羹”,更别说将自己到来的消息传递到凤姐的耳朵里了。

贾府是金陵堂堂的富贵之家,几代的公侯,就算如冷子兴所言,虽然家道已经中落,一代不如一代,但是依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因此,非常好面子,撑着公侯贵族的脸面,贾府也会满足刘姥姥,否则岂不让人笑话,贾府可当不起这笑话,王夫人根本就不见刘姥姥,让王熙凤代为接见。

刘姥姥的内心非常矛盾,《红楼梦》中写得非常精彩,连用了“未语先飞红了脸”“欲待不说”“勉强”几个词句,面对着别人的蔑视,刘姥姥又能怎么办?为了让家庭度过难关,她只有陪着笑,后来凤姐与贾蓉的对话,更是没将刘姥姥当回事,凤姐对刘姥姥的处理结果,就是给了她二十辆银子了事,这对于贾府而言,那是九牛一毛,而对于刘姥姥而言,却是一家的生计,而这一家的生计则是刘姥姥牺牲脸面,硬着头皮“赚”来的。


在一进荣国府的整个过程中,刘姥姥展现出高超的沟通能力,无论是从踏进荣国府的第一步,与守门老人的对话,还是中途与周瑞家的对话,还是与凤姐的对话,都是降低身份,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真诚和善意,而且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怕拒绝,抓住机会,但一定保持尊严的底线。

还有一点最为重要,那就是刘姥姥家穷得揭不开锅的时候,女婿狗儿无计可施,反而怨天尤人,大发牢骚,刘姥姥在家庭处于危机之时,以古稀之年承担起家庭重担,历经沧桑的老人,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刘姥姥坚信生活的美好,到荣国府这不知道是是怎样的亲戚那儿打秋风,便是她的主意。

为了让整个家庭能够有口饭吃,老人家拿下了体面,甚至是尊严,到荣国府来打秋风,也只是抱着碰一碰的心理,特别是在听了王熙凤抱怨家道艰难,还以为没有希望了,不过听了凤姐给她二十两银子,不由得欢喜,这趟终于没白来,虽然丢了一些体面,但解决了家庭的生计问题,这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一个老年村妇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有机会,不放过,有目标,便追求,这难道不值得现代人学习吗?刘姥姥虽然说没有文化,但是这句话足以说明她就是社会大学里的顶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