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家电重生故事:我们最该向中国公司学这个!

被海尔收购的18个月里,GEA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最大的改变又是什么?全球家电行业都在转型,GEA的目标透露出什么信号?

9月19日,GEA人单合一转型发布会在青岛召开,外界最想挖的“GEA重生故事”里的干货,应该是这个数据——2018年上半年,美国家电销售增长为—1.1%,GE家电的销售收入增长了11%,GE家电成为美国家电市场上成长最快品牌。

但GEA重生的故事,我想从一个广告讲起。


“是时候让家电个性化了……你的个性”

这是GEA新创的高端家电品牌CAFE的广告语,CAFE计划2020年达到20亿美金销售额。

这14个字里,蕴含了全球家电产业变革的风向标——大规模流水线制造时代已经落幕,现在是大规模个性定制时代。

福特时代的价值在于,让每个美国家庭都买得起汽车;现在流行的是,我想订一款最擅长烤红薯的烤箱,我乐意花10倍价格,你接单?!

“千禧一代”长大,他们正在成为消费主流。


在中国,这是易烊千玺们的时代。易烊千玺们的“用户画像”是什么?那么,去看看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腾讯专门为他拍的记录片《我的时代和我》。

这是不管是美国的GEA,还是中国的海尔,都亟待了解和拥抱的新一代种子用户。你拿什么样的产品去吸引这个性化的一代?

14字广告语,展露的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更大驱动力来自于深埋水下的技术变革和组织变革。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开磨具的事,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个性定制,这一步背后聚集了多少洪荒之力——

只有在物联网平台上,制造企业才能无障碍地和用户互动,获得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只有智能制造成气候了,一条生产线上同时生产N种型号的产品才跟玩似的;只有在并联组织构架下,才能实现“只为你一人而生产”,传统制造组织流程下,层层报告打上去再批回来,黄花菜早凉了!

欢迎来到物联网时代!GEA重生故事,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

一旦得了大企业病,美国公司和中国大国企一个样

到目前为止,人单合一模式落地美国引发的GEA内部变革已经持续了18个月。GEA是美国的主流公司,人单合一是否具有全球普适性?这里是最具说服力的试验场。

GE家电市值70亿美元,超过11000名雇员。目前,GEA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50%,美国两个家庭中就有一个使用GEA的产品。人单合一怎么把这个庞然大物改造成小微?

张瑞敏说,人单合一在海外复制的路子走得顺,关键是遵循了这一条——以人的价值为中心,把人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西方,这是很容易被接受的文化,美国人一直强调自由、平等,但美国大公司充满了大企业病。


这是张瑞敏最初接触GEA的印象——

“感觉跟到日本企业一样,员工年龄都很大;这家公司居然有170多项福利,每18个月给员工涨一次工资。这意味着如果你不犯错待到退休,会拿到很高工资。在这样的公司待着,一点压力没有。”

至于三洋,“三洋都亏损了8年,我问他们谁负这个责?没有人负责,因为是集体决策。日本有全世界最敬业的士兵,但日本却有全世界最不合格的将军。”

看来,一旦得了大企业病,不管是美国的还是日本的,和中国的大国企没什么区别,即便它是GE。

GE前CEO杰克·韦尔奇其实很清楚GE存在的问题。杰克.韦尔奇曾对张瑞敏说,GE的流程非常复杂,我希望做出一些变革。“后来他提出一个无边界组织的概念,但没有推开。”张瑞敏说。

“这就像一幢大楼如果改一下内部装修,大家认为没问题;如果大楼基础结构不行,要推倒重建,大家觉得这绝不可能。”张瑞敏说,这个有着120年历史的公司改变起来很难,因为科层组织下的线性管理非常明晰,每一步照着做就行。

在凯文·诺兰成为GEA的CEO之前,张瑞敏让GEA的前任CEO做组织构架的全流程并联,他觉得很难操作,推不开。

但凯文的团队做到了。凯文干了两件事,第一是改变组织,第二是人员激励。他们把一个线性的科层组织,变成了一个面对用户的并联组织。

凯文·诺兰在GE工作了三十年,他说,给GE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做变革,喊难的人,是因为不想放权。

同样的道理。去年一百多家企业来学海尔,央企所有的制造业都来了,为什么学不会?张瑞敏总结说,根子也在不想放权。

只有文化真正变革了,才能推动整个企业变革

这是凯文·诺兰总结出来的GEA的变化——

在工作方式上,会议变少了,大家更关注直接业务;以前要花很长时间做PPT,现在只需要一张表格讨论市场;过去订的是3年计划,现在更强调一年计划;过去GEA只关注产品,现在关注平台。

在制造端,以前是大规模流水线标准化生产,现在是混合模式生产,通过大数据筛选用户个性化需求,理想规模是二三百台,但即便是一件也做,会在流水线上放一个单元,为某一个消费者来定制。

在选拔制度上,美国企业选拔接班人的传统是,CEO在上面干,几位候选人在下面等着,经过长时间观察后,其中一位被选中,其他的则要离开。现在,GEA新的CEO凯文·诺兰以及首席运营长,首席商务长都是通过“抢单”选出来的,他们组成了三人委员会。

还有这些细节——

GEA的厨具团队,现在愿意牺牲休息时间加班。

热水器的小微主接到凯文·诺兰直接打电话讨论业务,激动地流泪。之前,这个小微主与GEA的CEO隔着三个层级,很少有机会直接沟通。

“我们从海尔身上明白了关于速度的价值。”凯文·诺兰说。

以前GEA怎么做决策?市场有变化需要重新布局,超过10万美金项目,要经过好几个科层做决定,几天后才能有结果。现在,24小时内做出决策。

在中国,最现代化的生产线,每2秒就会生产一种产品,每天要进行160次换型。一年前,GEA的制造副总裁史蒂夫艾迪到海尔的互联工厂参观,深受震撼。2018年8月,海尔在美国的互联工厂落地。

凯文诺兰说,美国公司应该学习中国公司的速度。中国公司做决策时速度非常快,而且能够打破藩篱达到目标。现在GEA决策速度比两年快多了,因为文化改变了。

GEA内部意识到,人单合一模式是一场全方位变革,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是文化变革,只有文化真正变革了,才能推动整个企业变革。

更多的改变来自这些看不见的——从公司利益优先,到用户优先;从规避有风险的机会,到主动拥抱机会;从股东第一到用户第一员工第一;从被动应付竞争,到主导竞争。


GEA转型的样板小微——洗衣机小微,这个团队完成了别人认为不可能办到的事,当整个行业负增长时,GE洗衣机销售额实现了21%增长。

美国洗衣机市场每年有1800万台销量,2017年行业增长只有3.2%,2018年上半年负增长,但GEA的洗衣机小微彼得成了“样板小微”,他完成了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当整个行业负增长时,GE洗衣机销售额实现了21%增长;大家认为GE洗衣机不可能超越惠而浦,但现在GE的上盖式洗衣机超过了惠而浦,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一。

彼得这样的“鲶鱼”搅动起GEA的内部竞争。现在,其他小微希望可以超越他。

凯文·诺兰说,GEA最大的改变、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文化,要打破文化的藩篱,要成为一个由热情驱动的组织,而不是服务于老板的公司。

GE是由爱迪生创立的,爱迪生本身就是一名创客,但一家120岁的大公司,要长期保持创业精神很难。

“GE具有一百年行业经验,现在,我们要把自己当作一个两岁大的创业公司。”凯文·诺兰说,只有身段灵活才能适应变化。GEA已经有了7个小微,在不造成组织动荡的前提下,未来要把它拆分为更多小微。

如何面对“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工会”

2005年,海尔开始实施人单合一的改革,2014年内部裁掉中层一万余名,引发了质疑,更妄论在美国?首先是工会,人单合一如何破解工会难题?

三洋的工会组织曾找到海尔,说人单合一的组织结构破坏了日本企业原有的集体主义氛围。

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号称“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工会”,一度曾让美国汽车三巨头陷入破产危机。GEA工会主席问张瑞敏:“如果5年后,收入真翻番了,工会的收益会增加多少?”

工会是工人利益的代言人。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之前GEA里只有几位高管在总公司享有期权,现在只要给用户创造价值,就能分享到收益。

那么,美国社会怎么评价GE家电的转型?

凯文·诺兰说,还是要业绩说话。

在人单合一落地美国的18个月里,美国零售业正在发生这样的变化:消费电子零售商百思买在盈利后,投资者仍然不满意;全球最大自助型家居零售商家得宝达不到华尔街的期望值;零售业巨头Sears 已经关闭了几百家门店,梅西百货也陷入关店、裁员潮。2018年上半年,美国家电市场增幅为—1.1%。

在这种情况下,2018年上半年,GEA销售额增长11%,高端品牌销售额增长19%,盈利能力增长31%。GE品牌的客户喜爱度增长了1.4个百分点。GE家电已经成为是美国市场增长最快的家电品牌。

GEA的7个小微,First Build 和Giddy是专注于创新产品的两个小微,目前都是赢利性运营。First Build相当于一个共创社区,每年必须研发12个新产品,其中至少有一个新产品能实现量产。

First Build开发的Opal制冰机在亚马逊上卖断了货。再比如一款无烟披萨烤箱,2分钟就能烤熟一款披萨。现在这款产品正由家用变成商用,因为它能加速餐馆的效率。而冰箱小微开发的智能水过滤系统,最终可能独立出来孵化成为一个小微。

GEA为什么要做全美最好的物联网公司

家得宝一位副总裁说,GEA现在处在历史最好时期,我们应该抓住机会。

但问题和疑虑仍然存在。


GEA人单合一转型发布会上,GEA转型的实践者、渠道方和管理学界的学者坐在一起,探寻GEA重生的密码。

GEA人单合一转型发布会上,主持人、沃顿商学院管理学荣誉教授马歇尔.梅耶问,美国零售行业变化非常大,亚马逊会不会领导美国家电零售业?

这个有关产业主导权的核心问题,在这个场合被提出来,真是寰球同此凉热。


9月4日,亚马逊市值突破万亿大关,成为继苹果公司后第二个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的美国企业。亚马逊由线上零售起步,如今涉足电商、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物流等领域,股价在过去五年间上涨超过600%。这种几乎不设业务边界的发展让亚马逊在创新领域不断突破。如今亚马逊市值已经是沃尔玛的3倍以上。从图上看到,贝索斯的个人财富也在2010年之后加速。

在中国,一到双11大促,包括海尔在内的家电制造商同时开动几条生产线,加班加点赶制“京东爆款”、“天猫爆款”。电商平台掌握数据、掌握用户、掌握渠道、掌握支付、掌握物流。制造业会在大数据时代丧失主导权吗?

凯文·诺兰说,客户会在电商平台下单,但他们会先到线下实体店去体验一下产品;像LOWE’S这样的线下家电零售商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们掌握实时数据,知道客户要什么。另外,GE家电也会在facebook等社交平台搜集用户反应。

“未来,阿里和京东就是卖数据的公司。”2017年,山东一位小家电龙头企业高管曾对齐鲁晚报记者这样感叹。互联网能融合一切,制造端会越来越大,但在产业链中会被边缘化,谁握有数据谁掌握主导权。

本该厮杀在前线的制造商,如果远离用户,就要沦落在后院为将军钉马掌。家电企业会甘心丧失主导权吗?海尔推行了13年的人单合一,讲的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来组织设计、生产、销售。物联网实现了真正的个性化,用户定制产品,再从制造端直接到户。这是一场刻不容缓的战争,对于GEA也是。

制造业正在努力建设物联网,将产品变成渠道,从而掌握数据,无缝链接用户。

凯文·诺兰说,未来,GEA不光要做全美最好的家电公司,还要做全美最好的物联网公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蔡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