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32个著名古镇之——川渝贵镇远(完结篇)

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名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镇远古镇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湖南芷江和贵飞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县境东界湖南新晃,南临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石阡,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镇远城东的青龙洞,是一组规模极其宏大的明清宗教建筑群,其间既有佛教寺庙,又有道教宫观和儒家祠庙,三教合一,蔚为壮观。此外,沿舞阳河畔还有天后宫、吴王洞、石屏山、铁溪等旅游景点。

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 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称“荆蛮”。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

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十一月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为镇远之名的开始。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改沿边溪洞招讨司为总管府,至正二年(公元1365年)为府。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为州,永乐十一年(公元1412年)为镇远府,正统三年(1438年)五月革镇远州,弘治十一年(公元1446年)置镇远县,隶镇远府,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改镇远卫。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将卫并入县。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省县,以其地为府直辖,1913年恢复置县。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史书云: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因地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据之非常重要,故名。据《贵州通志》392页载:“宋理宗宝祜六年(1258年),十一月。宋诏:新筑黄平,赐名镇远州,吕逢年晋一秩。”镇远之名始于此。[1]

镇远古镇门

镇远是座历史悠久的苗乡古城。西汉时属武陵郡。汉高祖五年始设沅阳县。隋、唐置梓姜县。宋高祖绍兴元年置镇远州。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司,后改为军民总管府。明洪武五年改置镇远州,隶属湖广。永乐十一年置镇远府,隶属贵州。清袭明制。民国初,置镇远道。

1949年11月8日镇远解放,为镇远专员公署驻地。

1956年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为自治州首府。

1958年州府迁往凯里,改镇远为县。

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自古为由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陆要冲,也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还的捷径和必经之地,有“南方丝绸之路”要津之美称。明太祖朱元璋兴师入黔,贵州水西宣慰使奢香夫人霭翠,派人献牛羊、粮米、毡等物,迎王师于镇远。正德三年,理学家王阳明由贵州书院奉诏调任江西庐陵,赴任时取道镇远,买舟由舞阳河下沅水出洞庭。清代缅甸大使直也托纪卸任回国时也是途经镇远。这里既是黔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要冲,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明弘治初年,镇远太守周瑛有“欲通云贵,先守镇远”之说。《苗疆闻见录》上也有“欲据滇楚,必占镇远”的论述在中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吴敬梓不惜以三个回目的篇章,较翔实生动地描写了汤总兵与苗族首领别庄燕在镇远的攻进退和当时当地的风土民情。叱咤风云、虎门扬威的晚清爱国名将林则徐,曾三次路经镇远,他在《镇远道中》一诗对这里雄奇的山川和险要的地势描述:“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

这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地处入黔要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人文古迹众多,自然风光旖旎。仅镇远古城就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青龙洞古建筑群

青龙洞建于明代中叶,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青龙洞古建筑群经历代修建始成现代规模,最大特色在于其集儒、道、佛、会馆、桥梁及绎道建筑文化于一身。整群建筑靠山临江,依崖傍洞贴壁凌空、勾心斗角,错落有致。那飞岩翘角、贴壁凌空、红墙青瓦的殿阁楼台,气势宏伟。造型独特的建筑物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为一体,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恬静幽邃的寺院禅台,有曾经朗朗书声的学子院,更有锣鼓喧天的戏台,集天下山水楼阁荟萃为一方。为江南汉地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绝妙典范。有“西南悬空寺”之称,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门票:30元/人

游览时间:1个半小时左右;

景点开放时间:(夏季)8:00—17:30;(冬季)8:00—17:00

交通方式:位于古城里,步行可达,无需开车


舞阳河自然风景区

舞阳河的美丽是说不完的,它汇住了四川饿眉之秀、青城之幽、长江三峡之险、以及桂林漓江之美,1988年被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舞阳河的美要用心去感受,乘船在舞阳河上,船渐渐驶离岸边,岸上的人声越来越远,就仿佛是踏上了时光倒流的旅程。船越划越远,两岸的景色越发让人沉醉其中,身旁时常会冒出一两对鸳鸯,再看两旁的的景色,时而展现火烧赤壁的景象时而出现三叠水瀑布的奇观,仿佛千年的沧桑和记忆都在眼前飘过。

门票:20元/人

游船:100元/人

游览需要时间:2个小时

景点开放时间:(夏季)8:00—17:30;(冬季)8:00—17:00

交通方式:位于城外,需乘车前往,车程20分钟。


铁溪自然风景区

铁溪位于镇远城北部,发源于黄桑与大坝交界处,全长21公里。铁溪实在是一个招惹疼爱的地方。它深锁在一片面积为三十七平方公里的原始混交林中,全长二十一公里。溪水流过的地方,空气清新,树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孕育了奇特的钟乳溶洞,沿途播洒出村寨,种出了诱人的田园风光。而此地也是吴敬梓《儒林外史》中“龙神嫁妹”之地。

铁溪:门票50元/人

游览所需时间:3-4个小时

景区开放时间:(夏季)8:00—17:30;(冬季)8:00—17:00

交通方式:位于古城外,需乘车前往,车程20分钟。


古巷道

镇远的古巷阵容强大,内容丰厚,保证你钻几天都还余兴未了。镇远的古巷不像北京的胡同,循规蹈矩,四平八稳,这里深宅大院的大门不与巷道平行,也不正对堂屋,十足的“歪门邪道”和“旁门左道”。

古巷现存的老房子大多数都建于明清两朝,但巷道的历史却更难追本溯源。过去有多少巷子现在也无从得知,但至少还有七条:石牌坊街、四方井巷、复兴巷、仁寿巷、冲子口巷、米码头巷和陈家井巷。在四通八达的古巷道,想继续深入就往上走,想撤回就往下走,但每一次对路的选择都意味着与另一条巷子独特的风景道别。

门票:免费

游览需要时间:2-3个小时

开放时间:没有时间限制

交通方式:步行


和平村

镇远和平村旧址,全称“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会镇远和平村工作队”旧址,原为国民政府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占地面积6422平方米,东西宽77米,南北长83.4米,院墙高8米,正门临街,由前院和后院组成,有办公楼、礼堂、医务室、监禁室、哑子室、米库、厨房及监视塔等单体建筑14栋。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免费

游览所需时间:半个小时

景点开放时间:(夏季)8:00—17:30;(冬季)8:00—17:00

交通方式:步行距离古城20分钟/车程10分钟


周达文故居

周达文故居亦称“周公馆”,位于镇远县卫城和平街南侧,原系周达文祖父周炳元于光绪初年修建的住宅。周达文故居占地1250平方米,是一座四合院,四周为高大的风火墙,内设前后天井,建有前厅后厅和厢房。前厅大门挂有伍修权同志书写的“周达文故居”金字匾。正堂中央安放着周达文大理石塑像,左边为居室,有古式木床、木柜等;右为展览厅,有图文并茂的展板和展柜,较详细地介绍了周达文生平和中共镇远地下支部,还展出了斯大林写给周达文的信、周达文的自传和中共镇远地下支部成员的像片等。周达文故居也是中共镇远地下支部旧址。

门票:免费

游览所需时间:半个小时

景点开放时间:(夏季)8:00—17:30;(冬季)8:00—17:00

交通方式:步行距离古城20分钟/车程10分钟


D1:青龙洞——古巷道——舞阳河

上午:到位于城东的青龙洞,感受佛道儒三种不同的文化;感受中国古代贴崖建筑的魅力;然后漫步于镇远的深深古巷之中,探寻镇远古街的“邪门歪道”和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的豪宅大院。

下午:去舞阳河感受如水墨画般的风景;镇远舞阳河上还有个世外桃源匏瓜寨,运气好的话,能上去感受一下世外桃源男耕女织的生活。

2

D2:铁溪——和平村——周达文故居——石屏山

上午:探寻吴敬梓笔下“龙神嫁妹”的神秘之地龙池。然后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和平村参观,感受镇远古镇的宽容文化。

下午:去周达文故居、妈祖庙参观,感受镇远多元文化的交融。晚上登上城边的石屏山,感受苗疆长城的沧桑,俯瞰整个镇远古镇的夜色。

资讯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