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学生一死两伤,请点开这篇救命文章!

今天当我再次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我真的好心痛!

据调查了解,马山县周鹿镇的三名小学生在本屯里采摘龙眼时被马蜂蜇伤,一名11岁男孩不幸死亡。

孩子的死亡原因应该是过敏性休克引起的,又是一起蜂蜇伤的悲剧,我想许多朋友应该看到过我之前的一篇蜂蛰伤文章,在“三甲传真”微信公众号里也推发过

那篇文章为:

北京医生"垂死一刻自救经历"刷爆朋友圈!转发可救人一命!

这篇文章在“三甲传真”微信公众号里的点击量就高达1500万,在人民日报—健康时报报纸及官方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报纸及官方微信公众号也给予刊登,后来过百家大平台转载,全网的点击量应该破亿

为什么大家对蜜蜂蜇伤这篇文章关注度这么高?

因为这样的病例真的很常见,不夸张的说,在急诊每天都会有蜂蛰伤的病人前来就诊,轻者给予口服药及外用药,重者真的可以说在鬼门关上走了一圈,就在我和三甲传真老师讨论上述事件的时候,又来了一例蜂蜇伤过敏的患者:

患者50多岁男性,干活时被马蜂蜇伤后出现心慌憋气、乏力来就诊,无昏迷史,全身未出现过敏性皮疹,血压80/60,心率126次/分。给予急诊处理后患者恢复正常

真的不夸张,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例太多了,今天我想和大家再分享一下关于“蜂蜇伤”!

问:是不是体型较大的蜂种蜇伤后更严重?出现过敏反应的可能性更大?

答:不是,不管什么蜂种和体型应该同等对待

答:出现过敏反应

局部反应:被蜇伤处红肿、皮肤痒、局部出现皮疹等

全身反应:心慌憋气、全身乏力、眼前黑蒙、大小便失禁、全身大片皮疹等

出现上述这些都应该及时就近就诊

问:为什么是“挑”蜂刺

答:蜂蜇伤后拔出蜇刺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用针头或者注射器挑出毒刺。因为当用镊子或钳子夹住毒刺的那一刻,有可能把毒刺内的残留毒液再次注入人体内,加重过敏反应

问:怎么挑?

答:就像我们小时候手指扎刺了,家里的长辈用缝衣针“挑”刺那样

问:是所有的蜂刺都能找到吗?

答:不是,几乎一半的蜂刺是我们找不到的,有可能太细小我们看不清楚,有可能已经脱落,但是我们一定要找

问:被多个蜜蜂蜇伤后怎么挑刺?

答:这个时候要先把能明显看到的蜂刺挑出,及时就医,生命体征平稳后再次寻找

问:蜂蜇伤后在家怎么做局部处理?

答:蜜蜂蛰伤,因其毒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液涂敷蛰伤局部

黄蜂蜂毒与蜜蜂蜂毒不一样,为弱碱性,所以局部可用食醋或1%醋酸擦洗伤处

答:大多数是可以的,蜂蜇伤最怕的是过敏性休克,社区医院最基本的抢救药物是具有的。在社区医院给予及时抢救用药后可拨打急救电话转送至上级医院

问:为什么现在这种病例这么多?是蜂的毒性大了还是人们的体质弱了?

答:大家不要过于恐慌,我个人认为是因为现在的网络和自媒体的发达,以前出现这样的病例也是很多,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但是现在的报道多了,更多人能够看到,所以觉得这样的病例多了

问:我是一名基层社区医生,有没有对“过敏性休克”的处理流程?

答:成人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团队合作,沉着冷静!

用药

1 立刻去除过敏原

2 给予0.3-0.5mg肾上腺素肌注

切记是肌注,间隔15-20分钟可重复

3 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扩容

0.9%NS或平衡液1000—2000ml(半小时内),总量可达3000-5000ml

4 糖皮质激素(选其中一种)

地塞米松10—20mg 小壶

氢化可的松200—400mg入0.9%NS 250ml静点

甲基强的松龙120-240mg入0.9%NS 250ml静点

甲基强的松龙1-2mg/kg静脉注射,最大量125mg,每4-6小时/次

5 抗组胺药(H1-阻滞剂 降低血管通透性)

苯海拉明20mg肌注或者非那根25mg肌注

血压仍不回升,可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静脉滴注5-20微克/(kg.min)

保持气道通畅

1 对上呼吸道梗阻,肾上腺素0.3ml+3ml生理盐水雾化喷喉,在早期尤为有效

2 对加氧面罩给氧及气管插管均失败时,应立即选择甲膜穿刺,气管切开

3 支气管痉挛时给予氨茶碱稀释缓慢静注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

其他处理

1 吸氧、监护、患者平卧、双脚抬高

2 密切观察病情 包括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和尿量等变化,并做好记录

连续观察

1 初期抢救成功后,对过敏性休克的连续观察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

大约25%的患者存在双相发作,即在初期成功的救治后8小时内可再发危及生命的过敏症状

2 糖皮质激素用于抗过敏的显效作用时间是4-6小时,糖皮质激素对过敏的双相发作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我还是想再一次提醒所有人,夏季户外活动或游玩时,如果遇到蜂蜇伤后:

第一,立即用针头或者注射器挑出毒刺

第二,针对不同类型的蜂蛰伤可用肥皂水或醋反复冲洗

第三,局部红肿发痒可外用药膏观察

第四,若全身出现皮疹、恶心呕吐、心慌憋气、大小便失禁等不适症状时,一定要切记立刻就近就医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关注 “医路向前巍子”

一个有点帅的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