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被视为混乱、肮脏、罪恶的原住地

当我们在美国都会旅行的时候,除了城市中的建筑和街道,还能看到的是生活。

纽约的律动,不止是华尔街的繁华,不止是曼哈顿的脉搏,也不止是第五大道上林立的商店。今天我们来说布鲁克林(Brooklyn),以及生活气息给予这个区域独有的魅力。

二十多年前的布鲁克林,通过枪击,帮派暴力等敏感字眼,成功登上了世界的头条。这个隔绝于整个世界的地区,人们畏惧它的存在。而现在它变得不一样了。

现在的布鲁克林,目之所及是复古的红砖建筑和满眼的涂鸦,艺术就这样简单地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中,如每天早餐桌上的咖啡和煎蛋一样,日常而又美好。

布鲁克林初印象

初识布鲁克林,只觉得名字里隐约有层文艺且厚重的气息。布鲁克林(Brooklyn)位于曼哈顿东南部,东连皇后区,为美国纽约市的五个行政区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一区。

甚至有一种说法,如果美国设第四城,布鲁克林可算美国第四大面积的城市。如果将纽约各区做市,单以人口比较,那么布鲁克林就是继洛杉矶、芝加哥之后的第三人口大城市。

布鲁克林在19世纪时有许多昵称,譬如树之城、家之城和教堂之城,可见其具有的独特魅力,比起对岸的世界之都曼哈顿,亲民的生活气息反而更适宜居住。

然而,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让布鲁克林被人所知的不是它的城市之光、不是它的安居惬意,而是不良的治安。这里曾是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被一些人视为混乱、肮脏、罪恶的原住地,但现今的居住品质已截然不同。

“小荷兰”之称的布鲁克林

布鲁克林与荷兰渊源颇深,有“小荷兰”之称。它的原名是荷兰文Breuckelen,此命名甚至早于同名的荷兰布根市。

十九世纪初期的布鲁克林还是煤气公司老板本森家族拥有的农场,后来农场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地卖掉了,建造起一幢幢房子,形成了现在的社区。

历史车轮再往前,据说布鲁克林最早的殖民者是荷兰人,一开始只是六个荷兰村庄,1686年被纳为纽约省的国王郡(Kings County),与曼哈顿隔东河相望。1898年经居民投票正式划入纽约市,成为纽约五大区之一。

景点不多风景很多

布鲁克林区著名的地标为布鲁克林大桥。此外,全美最著名的起士蛋糕店「Junior's」也位于布鲁克林。

所有的城市大抵有一点是共通,是感受来的,旅行恰恰满足了这一点。布鲁克林的绿荫公墓也颇具标志性,到了这里,似乎才终于将布鲁克林的名字与城市对应。这里庄严肃穆却也悠闲自在。

这里像一场名人的聚会,很多政治家、音乐家和艺术家聚集于此,有趣的灵魂安静地沉睡。摩斯密码发明人萨缪尔·摩斯、珠宝商查尔斯·刘易斯·蒂梵尼、电影《纽约黑帮》领导者威廉·卡汀……

建筑风格迥异的布鲁克林

布鲁克林大部地区街道布局像棋盘那样工整有序,用数字命名的街道成为路痴的福音,即使迷了路,也不成问题。这里小街小巷众多,房屋式样更是多彩多姿,不过有趣的是小街内的建筑风格会保持统一。

除了一些不超过六层的公寓楼,一般住家多是两层楼房,有绿荫丛中独立的大洋房、童话风味的尖顶小宅院、精致实用的双拼或连栋排屋等等。

这些风格迥异、色彩缤纷、整洁美观的老宅子,多有百年历史,精心装扮后的历史沉淀,沧桑不失华丽。漫步在大街小巷,享受着温柔的悠闲。

随着人口增加,房价快速上涨,布鲁克利也出现了拆除老旧房屋,建造三层楼多家庭连栋砖屋的热潮。以高利用率为诉求的建筑,式样呆板的有些单调,不过现在建筑商们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在争相做出多样化调整。

名人辈出的布鲁克林

对许多布鲁克林人来说,布鲁克林就是纽约。连口语也被说是布鲁克林英语。更有人说,典型纽约客锐利难缠和活力有拼劲的语言,即使不是在布鲁克林出生,亦肯定是在这个社区中熏陶出来的。

政界人士和当地民权领袖总说的两句话是:美国每七个人中,便有一个的根可追溯至布鲁克林;布鲁克林是杰出人士和诺贝尔奖主的摇篮。虽然可能夸张了点,但事实也为此佐证。

布鲁克林名人辈出,当地的人物、名胜和传说启发产生的电影、电视和书本对美国文化贡献良多。如NBA球星迈克尔·乔丹、好莱坞电影名导伍迪·艾伦、拳王泰森、脱口秀名嘴拉里· 金等,都是在这儿长大的。

多民族特色的布鲁克利

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特色,尤其是世界之都纽约市的特色,布鲁克林拥有几乎来自全球各地的住民。这是一个大熔炉,但不同民族大都保有自己文化色彩的聚居小区。然而种族歧视的问题依然存在。

纽约逾40万的华人中,布鲁克林就占了13万。如果不出布鲁克林,就想体验一下“周游列国”,可以前往日落公园的八大道,另外,羊头湾的U大道也初具规模。由于多民族自由经营,在布鲁克林,异国情调俯拾皆是。

随着新移民大增,本森赫也受到青睐,中国两岸三地、俄罗斯、东欧、南亚和中东等地的移民越来越多,社区更加多元和繁荣起来了。这里的意大利裔尚占约三分之一,有着“小意大利”之称,《教父》里的故事也发生于此。

他们说布鲁克林

如同大多数人对于家乡的情感,或热爱或维护,布鲁克林的居民也非常注重保护城市的名声。而离开这座城市的人则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对布鲁克林一次又一次的审视和思考似乎会重写人们对它的印象。

人们在讨论布鲁克林的时候,免不了考虑城市美化和居住资历之间复杂的矛盾:这家店在这里开了多长时间?你在这个街区生活了多久?

“布鲁克林与批判性报道总是挂钩,无论是什么事”。

“这里已不是初来时的样子了,高昂的房价成为了我离开的理由”。

“变得好了也变得不好了,不过最起码不用再穿过垃圾堆才能到达河岸边了”

“这就是布鲁克林”。

布鲁克林之旅

有人会将布鲁克林和曼哈顿相比,然而,随着布鲁克林愈加城市化的风貌与文化之都优势的突显,这种比较变得毫无意义。诚然,布鲁克林的生活成本大幅提升,然而你依旧有物美价廉的选择。

你可以选择极尽奢华,以最舒服的方式在布鲁克林吃一顿300美元的可口晚餐,但在小住看来寻找布鲁克林精髓的正确方式是聚集在街头集市、廉价酒吧和超市里的美食街,这是城区人们日常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住宿亦然,在居民区,体验着当地人一样的生活,花费低于酒店三分之一的价格落脚于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真正的布鲁克林体验之旅远远超越了对艺术、美食的探索,布鲁克林之旅从这里开始!

纽约古典两房一厅公寓

公寓位于纽约布鲁克林,古典设计风格,最多可入住6人。人均520元/人/晚起。

房源编号:54499

【住百家,带你住遍世界不一样的美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