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奇葩说》并不懂,收敛也是一种美德

听说第五季的《奇葩说》要开播了,作为一个电视爱好者,我看过热门的几期,个人来说,我喜欢高晓松的历史举证,而且在历史举证面前,总结很多我们并不会去正常思考的道理。蔡康永作为台湾知名的作家和主持人,其对于人生哲理概括总结,以及温情的关怀方式,我也非常认同。《奇葩说》前两季还处于一个正常的社会辩论节目,到后来两期就变成了街头的谩骂风格。对于一些选手,更加让人觉得有点表现过头,虽然有个性,但是并没有太多值得借鉴的道理,所以我觉得广电总局严审还是有必要的。今天又看到热搜上开始讨论傅首尔殴打董婧,虽然我并不知道是炒作还是真事,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可耻的。所以说,收敛也是一种美德,我们就来回忆一下那些不知收敛的选手。

1、肖骁

肖骁是最早的一期的选手,经典语录就是“在北京给我一张床,我能睡出一套房”,一直是以尖酸刻薄、乱七八糟的理念来辩论,典型的我就是我,不管世界不论道德。

2、傅首尔

傅首尔刚开始表现平平,后来越辩越猛,其实她也不是专业的选手,之前算是一个三四流的作家,我关注过她的微信号,几乎没营养,可以说是披着高级外衣的低俗者,经典语录“看破红尘,红尘本身就是破的”。辩论方法也基本是没文化,没底线。

3、范湉湉

经典语录我已经不记得了,典型的泼辣方式辩论,有时候我觉得这些选手的辩词估计都不是自己想的,感觉范湉湉这样的智商和脑袋的变速应该想不出这么多套路的词语,因为看平时的谈话表现就能感觉的到。

4、柏邦妮

好像是个编剧,辩论的知识功底时候有的,不过有些世界观人生观我确实不太赞同,比如对欲望的痴迷。

当然还有很多选手,在这里我也不想一一数落,其实无论什么节目,我们都要有一种宣扬的理念,刚开始对奇葩说感兴趣,是觉得他把很多我们平时避讳的话题拿出来讨论,觉得比较有意义。看到后来,觉得整个风味就变了,奇葩说变成一个我们不耻的事情它要拿出来宣扬,这样才觉得爽,虽然是辩论节目,不代表个人观点,但是我相信很多看的人,都会把一些标签写在这些人的身上。热播确实有一定它的道理,也不能说这个节目完全没有正能量,比如马薇薇我就觉得思路清晰、妙语连珠,完全不走低俗路线,这种洗脑的方式很特别,也不惹人讨厌。姜思达,虽然争议也很多,但是他大部分是从一个社会观点去总结一些人性化的本质,虽然偶尔低俗但有底线。史航,有自己的风格,有文化底蕴,我也喜欢。

今天的社会,我们烹饪、穿衣、打扮、化妆,其实都是一种收敛,在收敛的情况下个人就有一种自缚,这其实就是一种美德,舒服的状态不仅仅只有撒泼这一种状态,有些选手很可爱,但是我更希望这个节目更可爱,我们说心里所想,也要顾及对于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