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保险:成立十年仍走在扭亏为盈的路上

近日,中煤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保险”)对外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再次亏损3260.51万元,这比出现大额亏损的去年同期还增亏1300万元,全年实现扭亏为盈基本无望。

对于目前唯一总部设在山西省的全国性保险公司,2008年10月成立的中煤保险同时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具有煤炭行业背景的保险公司,是由山西煤炭工业社会保险中心和央企中煤能源及晋煤、焦煤、潞安、同煤、阳煤等多家山西本地知名煤企共同发起设立。

而随着山西金控集团的组建,中煤保险股东格局迎来自成立以来最大一次变动:先是2016年山西煤炭工业社会保险中心将其持股全部转让给山西金控集团,之后山西金控为支持中煤保险的发展,于2017年3月通过增资的方式,使中煤保险得注册资本由原先的6亿元增加至9亿元,山西金控集团借此持有中煤保险44.44%的股权,从而成为中煤保险控股股东,一举打破后者自成立后股权分散格局。

不过,中煤保险在迎来山西金控集团这个“金主”之后,仍然没有摆脱自成立以来几乎连年亏损的命运。

山西资本圈注意到,根据中煤保险历年财报显示,除2014年公司略微盈利外,成立至今的其余年份公司净利润均出现亏损,2009年至2017年共计亏损5亿元左右,尤其2016年及纳入山西金控集团合并报表范围的2017年,中煤保险连续两年亏损额度均在1亿元以上,山西金控集团2017年净利润受此影响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在连年亏损之下,中煤保险截至2018年6月末,虽然总资产高达23.57亿元,但净资产仅仅只有3.9亿元,要知道这还是大股东刚于2017年完成3亿元增资,实缴注册资本高达9亿元的情况下,中煤保险所交出的业绩“答卷”。

而除了业绩上的不尽人意,中煤保险近年来始终真正未完成自己“角色”的转变。

资料显示,经过近十年发展,目前中煤保险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安徽、湖北(筹)设有分公司,山西省内机构覆盖11个地市和70个县市,经营范围涵盖车险、财产险、责任险、农业保险等各类财产保险业务。

但众所周知,作为号称专注煤炭行业高危风险管理的中煤保险,立业之本应该是煤炭等高危保险,不过从公司近年来保费收入来看,车险业务基本占据公司承保业务的八成左右,其他险种所占比例比较小,以2017年为例,中煤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3.68亿元左右,而同比增长逾两成的煤炭相关业务也仅实现1.66 亿元,车险收入则超过10亿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煤保险与大多数中小财险公司承保格局并无太大差别。

之所以会导致这种业务格局,与近年来煤炭市场的波动有一定关系,显然也与车险这一险种的“刚需大、投保率高、门槛低、专业性相对较弱”等多种“优势”不无关系,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行业竞争激烈,车险手续费高、承保容易亏损等劣势也日益凸显,这也是中煤保险近年来保险收入增速很快,却仍难以扭亏为盈的关键因素所在。

确实,在山西金控集团完成增资和公司主要领导“换血”后,中煤保险想实现盈利的愿望相较以往变得更加强烈,坚称未来将以盈利为导向,聚焦煤炭领域,明确非车险业务发展定位,打造发展竞争优势,但在即将迎来自己成立十周年之际的2018年,中煤保险想实现扭亏为盈已然不易,而至于这一刻何时到来仍然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