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故里山西稷山第八屆板棗文化節客商雲集遊人如織

后稷故里慶豐收曬豐收 紅棗之鄉享豐收助增收

山西·稷山第八屆板棗文化節客商雲集遊人如織

金秋九月,棗果飄香。在慶祝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為期4天的山西稷山第八屆板棗文化節於9月7日在中國農祖后稷故里、全國紅棗之鄉稷山縣民樂園廣場盛大啟幕。

運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志峰,山西省林業廳副廳長張雲龍,運城市政協原主席、市慈善總會會長柴林山,稷山縣委書記廉廣鋒,稷山縣委副書記、縣長吳宣,縣委副書記尚國樺,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釗,縣政協主席趙高雲等縣四大班子領導,來自北京、廣州等全國各地的客商、電商、專家、嘉賓、遊客、當地群眾,中央、省、市及各兄弟縣市的媒體記者,齊聚板棗之鄉,拜稷廟,謁古寺,遊棗園,採鮮棗,觀古樹,賞名產,看大戲,評棗王,體驗棗鄉之美,觀賞棗鄉風光,洽談合作事宜,共謀發展大計,實現發展共贏。

山西省林業廳副廳長張雲龍對稷山縣板棗產業的發展給予高度評價。全國勞動模範、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執行會長、北京新發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璽發表講話。

在開幕式上,稷山縣委書記廉廣鋒分別給北大荒集團嗨廚房總監理唐戎、深圳三個棗創始人補明華頒發“稷山板棗品牌建設獎”。稷山縣委副書記、縣長吳宣分別為北京稷山板棗配送中心負責人段建東和廣州稷山板棗配送中心蔡興軍頒發“市場開拓獎”。

本屆板棗文化節由中共稷山縣委、稷山縣人民政府主辦,以“提品質、創品牌、促開放、謀共贏”為主題,突出大運城建設稷山站位,推進“四基地一名城”建設,著重宣傳推介“國家板棗公園”,豐富“稷山板棗中國行”的文化內涵,讓稷山板棗這一地方品牌真正走向全國,造福稷山人民。

既是農民慶豐收、曬豐收的節慶活動,更是全社會享豐收、助增收的展示平臺,成為山西稷山第八屆板棗文化節最大亮點。該板棗文化節以主題契合度高、活動影響力大、農耕文明傳承力強、板棗文化帶動性廣、農民參與度大、農業產業輻射力寬,廣受讚譽,頗受好評。該縣利用市場的力量,運用巨大的市場空間,打造共慶豐收全民樂購特色農產品節慶品牌,幫助農民豐產增收,讓全社會分享板棗文化節和農民豐收節的快樂,讓消費者得實惠、農民增收益,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山西稷山縣是中國農祖后稷故里、全國紅棗之鄉。后稷在此教民稼穡,開啟了華夏農耕文明的先河。稷山板棗以皮薄肉厚、營養豐富、食藥俱佳在國內外久負盛名,多次在全國紅棗評選中拔得頭籌,名列全國十大名棗之首。稷山板棗暢銷全國24個省市,1957年打入國際市場,行銷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明代知縣薛一印曾揮毫寫下“江南橘綠日,塞北棗紅天”的佳句名篇。

稷山縣委、縣政府立足鄉村振興戰略,堅持“一產提品質創品牌、二產促升級增效益、三產挖潛力壯規模”,積極對標運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大文化”,打好板棗文化牌,把板棗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來抓,建設全國板棗產業基地,推進板棗產業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積極打造“全國板棗生產銷售加工基地,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實施“提質增效創品牌”和“開拓市場抓營銷”舉措,強力推進新時代棗業高質量發展。該縣成立了板棗專業合作社48個,建立新型板棗園5個,推廣板棗管理新技術和板棗無公害綠色有機標準化生產,使板棗品質有效得到提升。同時於今年4月啟動了“稷山板棗中國行”,在北京、中俄邊貿口岸滿洲里、廣州市開展板棗推介活動。

有關人士介紹,本屆板棗文化節圍繞慶祝中國首個農民豐收節而展開,八大活動主題突出、亮點頻顯:一是簡約大氣的開幕式,以“棗鄉稷山歡迎您,共慶農民豐收節”為主題,組織大型文藝演出助興,棗鄉攝影展、各鄉鎮及相關企業特色產品展示,為全國板棗優秀銷售商頒獎。二是凝才聚智的板棗產業發展論壇。誠邀全國專家、客商建言,請與會嘉賓品嚐板棗特色食品,舉辦板棗特色食品展示。三是舉辦民俗氣息濃郁的大佛文化園觀景樓開工奠基儀式。四是以“智慧三農”為主題的全國電商推介大會,邀請中國電商協會網絡營銷講課和產品推介。五是舉辦頗具人文特色的研討會,拜謁農祖后稷、共慶農民豐收活動,緬懷中國農祖后稷教民稼穡的功績,邀請全國議史專家舉行中國·稷山第二屆后稷農耕文化研討會。六是舉辦獨具特色的第八屆棗鄉賽棗會。組織板棗產品參展,決賽當年棗王,交流管理良方。七是舉辦國家板棗公園系列專題活動,棗園自行採摘,組織民俗表演。八是呈現文化節成果的閉幕式。舉辦項目簽約儀式,舉行賽棗頒獎,節目表演助興。

當日上午9時,開場鑼鼓《棗鄉歡慶豐收年》從五千年傳統農業文明源頭重新出發,向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不斷進軍,用“萬樹秋霞棗紅天”共同擂響共慶農民豐收節的大幕;歌伴舞《紅棗熟了》、情景歌舞《打麥場》講述著千年板棗古樹的風雨滄桑,展現了后稷兒女懂農、愛農,致力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的美好願景;民俗舞蹈《后稷之魂》以濃郁的地方特色描繪了后稷稼穡,農事千秋慶豐收的壯麗場景。

據瞭解,第八屆板棗文化節開幕式之前,稷山縣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稷王廟舉行“祭祀農祖后稷 共慶農民豐收”活動。稷山縣、中國先秦史學會、運城市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協會、后稷文化研究會、農民代表、現代農業企業和農業專業合作社代表100多人參加,通過向農祖后稷坐像敬獻了“六穀”、敬獻了花籃、有關人士恭讀了祭文,向農祖后稷坐像行鞠躬禮等形式,緬懷農祖后稷教民稼穡的功績,慶祝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激揚中華農耕文明的源頭活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稷山縣“四基地一名城”建設注入自信自強的現實力量,讓傳統農耕文明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第八屆板棗文化節農業發展、農民豐收農產品集中展示區,面對琳琅滿目的特色產品,客商遊人與當地群眾紛紛駐足觀看,讚不絕口,賓朋乘車遊覽了板棗觀光示範園,遊園採摘板棗,體驗農事樂趣。登上秋霞樓,俯瞰萬畝板棗林,一幅稷王山下棗農喜獲豐收的畫面,盡收眼底。

稷山縣城郊5萬畝板棗觀光示範基地,是稷山最具代表性的板棗文化名片。觀光園遺存的唐代千年棗王、唐棗園、高歡寨、貢棗園、老龍川等歷史景觀推陳出新,新建的清風園、君子道、仙侶園、秋霞林、童趣園、採摘園、秋霞樓等現代景觀相映成趣,讓文物景點、自然風光、名優特色相得益彰,集生態觀光、田園採摘、休閒娛樂、鄉村旅遊、文化傳承等各種功能於一身,整個觀光園生態現代、大氣磅礴,是觀光旅遊的絕佳之地。棗業發展提檔升級駛入“快車道”。2017年,稷山板棗生產系統被列入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獲批建設國家板棗公園,這是我省第一個國家級林木專類公園。

有關數據表明,稷山縣板棗產業發展已經實現了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生產,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截至目前,稷山縣板棗面積達15.3萬畝,年產紅棗5000萬公斤,產值已達6億元,棗農人均收入7800元。板棗產業已成為稷山棗農創富增收的“搖錢樹”和“聚寶盆”。

稷山縣通過板棗文化節平臺,推廣了板棗種植新技術,拓展了板棗新市場,深度挖掘了傳統農業的旅遊文化元素,催生了觀光農業這一新產業,有效推進了板棗生產與第三產業有機融合,實現了科技推廣、文化惠民、農民增收、百姓得實惠、產業大發展的良好格局,使之成為強縣富民的有力支撐。

這屆板棗文化節本著高效、熱烈、開放、節儉的原則,內聚外引,務實高效辦好活動;創新平臺,運用多種形式宣傳特色;凝心聚力,通過大眾參與激發熱情;力求實效,採取多措並舉擴大銷路。將實現用科技創新指導產業升級,用文化提升惠及民眾生活,用招商引智聚集人才創業,用網商推廣擴大市場份額。通過舉辦活動,展示棗業發展成果,凝心聚力煥發激情,為打造稷王文化名城、建設幸福美麗稷山鼓勁加油。

山西稷山縣委書記廉廣鋒介紹,“在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今年的稷山板棗又迎來一個豐收年。為了進一步提升板棗品質,創優板棗品牌,開拓板棗銷售市場,增加農民收入,擴大提升稷山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縣委、縣政府舉辦板棗文化節,旨在更加堅決地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大力發展板棗產業,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著力搭建寬廣的學習交流平臺、多元合作平臺和開放共享平臺,真正把稷山板棗打造成享譽全國全省的響亮品牌。”

“近年來,稷山縣圍繞打造“全國板棗生產銷售加工基地,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實施“提質增效創品牌”和“開拓市場抓營銷”舉措,強力推進新時代棗業高質量發展,通過舉辦板棗文化節,讓更多的朋友共同感受農耕文化的厚重底蘊,感受后稷兒女的熱情好客,感受后稷大地的勃勃生機。”山西稷山縣委副書記、縣長吳宣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