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藏在自如背后的自如资管,抬高租金的钱从何而来?

8月22日,北京市住建委开通了12345打击“黑中介”投诉举报热线,意料之中的接到了多起举报,涉及

哄抬房租不退押金强制贷款付租金等问题,经住建委查实涉嫌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共有23家中介机构,并予以曝光。

但意料之外的是这23家中介机构中却有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北京自如生活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为什么查处违规中介却冒出来一家资管公司?

它和自如有什么关系?

和住建委曝光的各项问题又有什么关系?

。。。。。。

起底“北京自如生活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自如生活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下称“自如生活”)2015年成立,法人是单一刚,由北京自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00%持股(下称“自如资管”),而自如资管的股东分别为左晖(占比94.6%)和单一刚(占比5.4%)。很明显,左晖是自如生活和自如资管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而在自如与租房人签订的租赁合同中,甲方便是“自如生活”。

也就是说在自如的业务链条中,自如生活首先从房东手里收房(租约一般是2-3年),然后把租到的房子再转租给租房人(这个租期一般是1年)。

如上过程,自如生活扮演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二房东角色,区别在于自如目前已是国内最大的机构二房东,管理着超过40万间房屋。

不过从表面看,自如生活挣的也就是个差价钱、辛苦钱,又何至于被住建委列入违规中介名单呢?

这里面的关键其实是“自如资管”。

躲在“自如生活”背后的“自如资管”

从胡景晖炮轰长租公寓开始,到近日自媒体上爆出“空手套白狼”一说,以自如为代表的长租公寓被广泛诟病的有以下两点:

1、租房人“被贷款”,违规发放租房贷;

2、以超过正常租金20%-40%的价格收房,垄断房源、哄抬房租。

在我们搞清楚这两点前,仔细想想其实它们共同指向同一个问题:自如哪儿来的这么多钱?

一方面,租房贷的钱从何而来?另一方面,高价收房的钱又从何而来?

要解释这两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搞明白在自如的整个业务链条中,一直躲在“自如生活”背后的“自如资管”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自如资管的“左右手”

1、我们首先来看“租房贷的钱从何而来?

这是自如生活和自如资管在工商局登记的经营范围,其中明明白白地写着:不得发放贷款!

为什么自如不得向租房人发放贷款?因为到目前为止自如都没有拿到消费金融牌照和小额贷款牌照,它没有资质。

既然不得发放贷款,那么那些安在租房人头上的房租分期贷款又从何而来?我们是不是冤枉自如了呢?

事情没有想得那么简单,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金融名词:通道,什么叫通道?

云者打个比方,好比你想参加晚宴,却发现自己因为着装问题而被拒之门外,这时你从别人那儿借了一件燕尾服,穿上它,你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进入。“通道”扮演地就是燕尾服的角色。

那么自如的“燕尾服”是什么?又是谁借给它的呢?

答案其实就在自如的租赁合同中,自如的燕尾服是信托,是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外贸信托”)借给它的。

换句话说,自如利用信托通道,间接使自己拥有了发放贷款的能力。

具体流程是由自如资管设立了一个信托计划,外贸信托充当通道角色进行放款,实际出资方是外贸信托。

从自如生活与租房人签订的租赁合同中,我们可知,租房人有三种还款方式:1、自如网在线支付;2、自如白条;3、分期付款。

一旦租房人选择分期付款,会同时与外贸信托签订一份分期贷款合同,为期1年(实际是11个月)。

外贸信托会把这1年的贷款金额一次性全部付给自如资管,再由租房人按照本金+手续费的方式分月向外贸信托还款,这就是自如合同中所说的“

自如客专享分期”。

至此,我们搞明白了第一个问题,“租房贷”的钱是由信托公司出的。名义上是自如资管提供的分期产品,实则是租房人与信托公司签订贷款合约,而自如资管能直接拿到一年租金。

2、接着我们再来看“自如高价收房的钱又从何而来?

自如有能力能够从市场中以高于正常租金水平的价格持续收房,其背后必有源源不断的雄厚资金作为支撑,否则一定会出现资金链断掉的情况。

这笔神秘资金其实来自两个渠道:

第一个渠道就是上面所讲的“租房贷”。我们注意到,信托公司按照合约付给自如资管的是一年租金,而自如资管并没有将这笔钱一次性付给房东,而是按季支付。

二者之间的时间错配,就使得自如资管手里有了属于房东的剩余三个季度租金,这笔钱就可以用来继续收房。即使高出正常租金水平自如也可以承受,因为资金成本是由租房人承担的(手续费率6.27%),而自如仅需要付给信托公司一个相对较低地通道使用费即可。

同时,大家别忘了,自如管理着超过40万间房屋,我们平均按一间房屋由2人承租,那么就有80万客户。如果10%客户选择分期付款,将有8万客户,一年租金少说也有3万块,这就为自如资管产生最多24亿的可支配资金!

并且,云者告诉大家,自如资管所设立的信托计划是一个循环放贷模式,效果更炸裂!什么意思呢?

一般借款人把贷款还清,那么这笔贷款就结束了。但在循环放贷模式下,外贸信托公司收到租房人的还款后,并不急于放进自己的口袋,而是把这笔钱重新投进房租贷款的池子里,这就像滚雪球一样,自如资管将获得源源不断的钱!

第二个渠道其实也和租房贷密切相关,自如资管把数量宠大的租房分期贷款和循环信托贷款(其实质还是租房贷)打成一个包,作为自身的底层资产来融资,这就是自如ABS!自如资管依靠此模式已经在市场上成功发行了两期产品。

分别是2017年8月15日,“自如1号ABS”,期限两年,规模5亿,发行利率5.39%。

2018年3月20日,“自如2号一期ABS”,规模2.6亿,发行利率6.47%---6.75%。

(自如2号ABS是一个储架式发行,总规模20亿,一期发行2.6亿)

两次融资总共获得7.6亿元,这笔钱也被自如多用于收房来增加基础资产规模。

到这里,云者向大家解释清楚了自如的钱从哪儿来?怎么来?的问题,可以说自如资管在这其中左手“放款”,右手融资。

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慢动作重播,自如很快乐。

自如资管的“善与恶”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看见的其实是自如资管在业务上的创新,创新本没有错,尤其是对于这个行业,更需要资本、金融来促进发展,从这点上说,这是自如资管对于自身业务和行业发展的“善”

但我们也同时必须看见对于住房租赁市场,尤其是租房人的“恶”

1、的确存在未向租房人告知情况下违规发放租房贷的情况。

冒用租房者个人信用,如果在未知情况下发生违约,将会对租房人个人信用带来不良记录,对其他社会信用活动造成负面影响。

2、自如ABS模式使租房人面临更大风险。

为什么这么说?

市场中一般长租公寓发行的ABS(如新派、魔方、龙湖等),他们是以租金收益的债权作为还款来源,也就是租金应收款。

而自如ABS的底层还款来源是是所有签署了房租贷款合同的租房人,是他们手里的分期贷款。

因为租房贷实质是一种信用消费贷款,所以这不仅是对租房人个人信用的使用,而且是将租房人直接暴露在风险之下。

一旦房租停止上涨甚至下行,中介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无法继续支付房东租金时,租房人既要面对被房东收房、又要继续偿还房租分期贷款!近日的杭州鼎家、年初的上海爱公寓就是前车之鉴!

3、自如ABS的模式使其有抢占房源、抬高房租的内生需求。

ABS的产品期限一般是2-3年,但租房人的房屋租赁期限为1年,也就是说贷款合约也就1年,还款来源周期无法覆盖借款周期。

同时自如2号ABS虽然获批20亿,但是储架式,需要后续不断有基础资产增加,才能确保剩余额度地正常发行。

这两点叠加都要求自如必须抢占房源,以增加基础资产规模。

另外,我们可以发现自如2号的发行利率远高于自如1号,这使自如有通过抬升房租价格水平的手段来缓解资金成本的上升,从而提高运营现金流对利息的覆盖能力。

(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直接利用“租金差”来融资的蛋壳公寓ABS,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研究一下。)

4、租房市场需要资本,但不需要资本做恶。

从“百团大战”,到滴滴快滴出行补贴,我们可以看到资本运作的路径都是抢夺市场→获得价格垄断→最后行业洗牌。

自如资管的扩张路径和这个很像。高价抢房源,获得定价权→形成行业寡头,进行价格垄断→最终赚取行业利润。

但是不同于出行、外卖等,房租具有单价高、频率高,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更大的特点。以自如的体量,如果真的出现对于房源的垄断和房租的定价权,那么将对大家基本生活产生较大的破坏。

积极地一面是,在北京市住建委的介入下,房租的非正常上涨正在刹车,而北京自如生活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发文表态全力配合政府调查。

作为一家长租公寓,业务需要发展,模式需要创新,云者也从不反对创新,但创新最起码要做到“无公害”,否则恐怕很难做到自如声明中所说的“相信自如”,更谈不上“相信正确”!

(微信公众号:yunzheyun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