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星光大道》频繁更换主持人,收视率依然下降?出入何在?

大家都知道《星光大道》作为央视的老牌综艺节目,很多年来一直深受观众喜爱,可以说是综艺节目中的翘楚了,当时这个节目之所以这么成功,主要是因为它坚持走群众路线,拥护庞大的观众群体,还有就是有一位很接地气而且又活跃的主持人毕福剑,可是自从毕福剑离开这个舞台后,《星光大道》的收视率却一年不如一年了。为什么《星光大道》频繁更换主持人,收视率却依然下降,出入何在?

《星光大道》至开播以来到现在已经历经了14年之久,有过三任主持人,第一任是毕福剑,主持了将近11年的时间,第二任是朱军、尼格买提,主持了不到两个月就换人了,现在第三任是由朱迅、尼格买提主持。朱迅和小尼,在主持的时候,也是能放得下架子的,在台上很卖力,笑容灿烂,煽情完美,气氛也活跃,然而,观众并不买账,收视率依然下降,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可能是少了那句经典的:“欢迎步入星光大道”,的台词,和选手互动的太少。或者是他俩太过年轻,少了几分沧桑,少了几分幽默滑稽。总之,得不到观众的认可,付出的再多也无济于事。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星光大道》一直以输出纵横地方卫视以及有线电视台综艺节目的嘉宾为价值所在。再加上各大综艺,地方综艺的出现,更是瓜分了市场,导致收视率下降。再者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很多人都是浏览手机,观看节目,而且节目也丰富多彩。现在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人也少了很多。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老毕下来对星光大道的影响太大了,而且这部分人群一般在四五十岁之间,对老毕的主持风格已经十分认同,几乎就是一种个人喜欢,也就是所谓的粉丝。她们代表一大群人,收视率自然会下降很多。以后应该会好起来,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等到新观众的认同,百姓舞台的性质没有变,有群众基础,这样节目收视率才能提高。

《星光大道》要提高收视率,还要坚持以“百姓舞台”为宗旨,没有门槛、没有距离,突出大众参与性、娱乐性。力求为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提供一个放声歌唱,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也是他们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同时还要有创新,有特色,更加符合老百姓的“口味”。毕竟《星光大道》毕福剑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再怎么怀念也无济于事。为什么《星光大道》频繁更换主持人,收视率却依然下降?出入何在?欢迎在下面提出您的观点,好的评论可以上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