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餐具,N次方创新

一次性餐具,不应该因为它的生命短暂而失去生命该有的精彩。它可以利用不同的可回收材料,可以被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可以添加上不同的内容。如果可以由你来设计,你希望一次性餐具是什么样子的

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因为过于习以为常,往往让我们失去了探寻新可能,就好比这一期我们聊到的一次性餐具,它的形象似乎被社会过分定势了,总要和不环保、不卫生、不健康扯上些关系,仿佛不与这些词挂钩就是挑战权威,大逆不道,除了尽量避免使用,就别无他法了。然而在生活中,一次性餐具偏偏又是息息相关,避无可避的事情。

由Alessandro Garlandini和Sebastiano Ercoli共同为2015年米兰博览会设计的午餐饭盒,为目前这个无奈的现实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饭盒采用100%可回收的纸制成,被设计成餐盘的样子,而每一个餐盘中间都是一道来自不同国家的菜谱,一套饭盒共同形成了一本菜谱书。于是,又能使用又能阅读的一次性餐具便产生了。

一次性餐具除了能够被使用被阅读,还可以有什么功能?当一次性餐具可以被阅读,内容可以是什么?一次性餐具能否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甚至是利用一次性餐具造福人类,保卫世界和平……当然,在有人行动之前,或许我们的思想可以先行,去描绘一次性餐具上的创新王国。 一次性餐具上的微报时代相比一次性餐具,报纸也是一大消耗品,每天新闻的时效性一过,那报纸就只是可以被回收的纸张。同时,在微博大行其道的时候,很多报纸也推出了“微报”版面。那一次性餐具的有限空间是否能够成为“微报”的新载体,既能减少纸张的损耗,也能在吃饭间隙接受到讯息。对于愿意走出这一步的报社来说,也许也是极好的宣传载体。当然,一次性餐具的生产必须选择100%可回收的无毒无害的食品级印刷技术,才能成就这一个环保的微报时代。

如果能赢得广告商青睐广告的载体变化多样,既可以是传单,也可以是广播、电视,还可以是户外广告牌,或者是一把扇子。但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率如此之高的一次性餐具,如果能够获得广告商青睐的话,也许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呢。企业为广告投入的大量金钱足够制作够环保够精美的饭盒,消费者在心情愉悦的同时也能够接收到确切的广告信息。而且食物的满足也许会让消费者对于广告商的好感度急剧升高呢。

一次性餐具的自动售卖机可口可乐公司曾推出过一个“拥抱贩卖机”,消费者只需要给它一个拥抱,就能免费得到一罐可乐。这样的“售卖方式”无疑给人传达了一种“分享快乐”的企业理念。那我们是否有可能来制造一个外貌像地球的一次性餐具的自动售卖机,只需要人们抱着地球,对着机器真心实意地说一句“我爱地球,地球爱我”,便能够获得一个免费的一次性餐具。当然,如果售卖的是带着微报的一次性饭盒就更合适了呢。

办一场回收展或设计展当一次性餐具被回收,除了分解重新制造还有什么方式来最大化它的价值呢?也许办一场一次性餐具的回收展是个不错的主意。一次性餐具可以被改造成服装,或者灯罩等等,向参观者们展示回收的巨大价值,从而鼓励消费者主动回收一次性餐具。或者在城市中设立回收点,方便一次性餐具的重新创造利用。

一次性餐具除了成为微报的载体,成为广告商的宠儿,当然还可以成为插画师的战场、传统文化的传播媒介,或者环保产业的同盟。我们还可以举办“一次性餐具的设计大赛”,发动群众的力量,来认识到一次性餐具的无限可能。也许可以来一场独特的时装秀,展示一次性餐具可以被改造成什么样的服装。

一次性餐具,不应该因为它的生命短暂而失去生命该有的精彩。它可以利用不同的可回收材料,可以被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可以添加上不同的内容。如果可以由你来设计,你希望一次性餐具是什么样子的?你会想要从一次性餐具上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关于一次性餐具的创新N次方,你有几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