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企破解“矸石山生态环境治理”难题

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17日电 (杨杰英)“作为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黑色固体废物煤矸石,在开采区域长期堆放、日积如山,成为难啃的生态环境治理硬骨头。山西是中国的产煤大省,而我们作为山西的民企,有责任破解矸石山生态治理难题。”山西智德安全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岳新积17日在2018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民营企业新技术新成果对接交易会上表示,作为山西的本土企业,已破解矸石山治理难题。

排矸场治理前形貌 受访者供图

煤矸石这种固体废物,产生量约为煤炭产量的10%~15%。山西是中国产煤大省,按年产9亿吨煤炭计算,全省每年就新增约0.9~1.35亿吨矸石。现有技术下煤矸石利用率微弱,但其对环境影响严重,不仅会影响土地资源利用,更会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还会因矸石堆崩塌、滑移,而殃及农田、河流及人员安全。

“不是所有的土都可以植被,要对土壤进行改良,植被才能存活,矸石的问题才能解决。”岳新积告诉记者,传统的矸石山治理方式大多数是进行覆土和植被。

矸石山治理 杨杰英 摄

针对国内矸石山治理存在难题,岳新积带领团队深入进行调研,找出矸石山治理失败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全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工艺,首先对矸石山实施全面封闭隔离,隔风阻氧,防渗隔热,其次控制雨水侵蚀,再辅以快速排水系统,营养土构建,植被养护技术等综合治理方法。

山西智德安全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岳新积17日在2018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民营企业新技术新成果对接交易会上表示,作为山西的本土企业,已破解矸石山治理难题。杨杰英 摄

历经一年多的反复试验,岳新积的团队成功研发了包括封闭隔离技术、快速排水技术、营养土构建技术、抗侵蚀植被恢复技术、植被养护技术、污染源覆盖技术、矸石山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治理技术共七项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矸石山上植被不能存活的“顽疾”,实现土壤的营养复苏,让黑色矸石身着“绿装”。

岳新积的团队成功研发矸石山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治理技术等七项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矸石山上植被不能存活的“顽疾”,实现土壤的营养复苏,让黑色矸石身着“绿装”。 杨杰英摄

岳新积介绍,在矸石山治理施工过程中,通过“矸石山灭火、堆砌、碾压—封闭隔离—覆土—排水渠构筑—营养土层构建—喷播种植—植被养护”,在矸石山上形成封闭隔离层、覆土层、营养层、植被层,确保矸石山永不复燃,快速形成景色宜人、生态和谐的自然景观,植被能够长久生长,自然演替。

植被40天后效果 受访者供图

目前,岳新积带领的团队研发的矸石山生态治理技术已在晋能集团王庄煤业等煤企进行应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据介绍,王庄煤业的项目今年10月底全部竣工后将有效处理煤矸石110万吨,恢复耕地54亩,并修建若干休闲公园。如今,原先黑漆漆的矸石山,已绿草如茵、花香四溢,煤矸石污染将成为历史。

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山西智德安全公司副总经理张银玲告诉记者,矸石山的治理前景非常好,目前的治理技术相对较为常规,治理效果不佳。这也就意味着,在矸石山生态治理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完)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新网”或“中新网山西新闻”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中国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新网或中新网山西新闻)”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anx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