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环游记

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只是看了些简介。但已经感觉心情非常的沉重。虽然这部影片不能说是部悲剧,但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悲凉。

故事梗概是主人公米格虽出生在造鞋世家,可骨子里十分热爱音乐。但在米格家里,音乐是他们家的诅咒。因为,在他家族里,他的曾曾祖父因为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而抛妻弃女,一去不回。曾曾祖母一人靠做鞋为生,独自养活女儿,撑起整个家族。曾曾祖母立下了一个家规:绝不允许家族里任何人再碰音乐。在家里的神龛上,甚至都没一张有曾曾祖父的全身像。米格偷偷供奉着墨西哥家喻户晓的歌神德拉库斯的海报。后来偶然发现德拉库斯是自己的曾曾祖父。

米格潜入歌神的墓地,“借用”他的吉他去比赛。但他触犯了亡灵节的大忌,受到诅咒,来到亡灵世界。偶然遇到了落魄的乐手埃克托。在阴差阳错间,米格找到了歌神。埃克托突然出现,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原来歌神与埃克托曾经是一起唱歌的搭档,歌神为了盗取好友的曲谱竟然用一杯毒酒毒死了埃克托。埃克托才是米格真正的曾曾祖父。为了维护自己虚伪的名誉,歌神将米格和埃克托一同丢进了水牢之中。歌神高大全的形象瞬间崩塌。

……

任何一部作品能够对人有所触动,往往是表面的故事情节或者能够勾起我们心灵深处的东西,或者与现实有某种契合。就像这部电影,它和现在单亲家庭的生活状态比较相似。

我们这个时代的离婚率紧追结婚率,导致很多的单亲家庭。我们夸大了单亲在成长中对孩子的伤害。但根源可能在于夫妻之间的误解。就像电影中的曾曾祖父埃克托,本来是被人毒死,而却被曾曾祖母认为抛弃妻女,不负责任。现实生活中这种事件也会经常发生。比如:一个男性想投资做某种生意,为了让老婆、孩子过的好一点。而妻子则认为丈夫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不考虑老婆、孩子的感受。这种矛盾好像是可以沟通的,但实际有过这种经历的人会发现很难。

离婚后,妻子一直在怨恨丈夫。想在一切方面消除丈夫的痕迹,同时妄图让孩子和自己建立过于紧密的链接。还记得在阴间曾曾祖母对米格说的两句话嘛!“永远别忘记你的家人有多爱你”以及,“永远不准玩音乐。”翻译成现代家庭的语言就是“家人指的是母亲,作为孩子,你要牢记你的母亲为了养育你多么的含辛茹苦,这都是出于爱。而音乐指父亲,一定要将这个男人的痕迹在你心中消除的干干净净”。

电影中的情节不也是这样嘛!音乐本来是一种艺术,但由于和曾曾祖父有关而成为禁忌。我就曾经在咨询中遇到过一位母亲,死活不让儿子娶一个演员——无论两个人多么的相爱。原因是母亲的丈夫曾因为迷恋一个女艺人而抛弃自己。

而这种对孩子父亲妖魔化的教育会在孩子的心中出现了一个既邪恶又强大的父亲形象。就像剧中的歌神德拉库斯。孩子一方面憎恨其将自己抛弃。另一方面会潜移默化的模仿他,从而试图成功。我见过这样的一个人,父亲因为经济问题而锒铛入狱。孩子受尽他人白眼,恨透了父亲。但孩子长大后,却在生意中为了金钱不择手段。

由于母亲对孩子的挑唆,使父子或父女间产生隔膜,无法沟通。像阴间的埃克托,虽然想尽办法试图与女儿团聚,但一直失败。一个落魄乐手埃克托的形象恰恰是现实父亲的写照。我们一般会认为一段婚姻的解体,受害者首先是孩子,其次是女方。而男方则被认为冲破牢笼,可以在自由世界任意遨游的浪子。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家庭的解体对男方同样是打击,甚至比女方更严重。女方有孩子,只能说明是一个家庭的残缺。而男人则更多的是净身出户,还要背上抛妻弃子的骂名,成为埃克托那样郁郁寡欢的孤魂野鬼。就像电影里所说的“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世人所遗忘。”

在水牢之中埃克托表示自己时日不多。原来,埃克托已经死去多时,因此他的女儿(米格的曾祖母)也是垂垂老矣。一旦女儿去世,来到亡灵世界,埃克托将再也无法与女儿相聚——因为女儿是活人世界中唯一记得他的人,而一个没有活人记得的亡灵会瞬间化为灰烬,这就是“终极死亡”。这也在暗示一个失去孩子关注的父亲,也将死亡。这种死亡指的是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