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事件最新进展丨央媒接连发声,应最快速度重拳出击

传媒内参导读:日前,郭靖宇导演在微博公开揭露电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现象引发舆论热议,广电总局第一时间对此展开调查。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网等主流媒体也针对这一问题发文,共同表示整治收视率造假,应重拳出击。

来源:传媒内参—主编温静综合整理自央视网、人民日报、人民网

9月15日,导演郭靖宇公开发博揭露电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宣称新作《娘道》播出前曾被某卫视要求购买收视率否则不予播出。他呼吁整个影视行业团结在一起,彻底清除假收视率毒瘤。16日郭靖宇再度发博,感谢大家关心的同时也透露广电总局领导及央视负责人已介入此事,“坚决支持清除不法行为。”

16日下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方正式发文,称就收视率问题已展开调查,若有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针对收视率问题的舆情和反映,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已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

湖南卫视官方微博随即发声,表示“坚决支持广电总局打击收视数据作假!恢复行业良好生态!呼吁绿色收视”!

16日晚间,江苏卫视也发表微博:“江苏卫视坚决拥护广电总局调查收视率造假问题,构建公平、健康的行业环境。”

人民日报:瓦解收视造假潜规则,众望所归得人心,再造生态是根本

16日晚,人民日报在微博就收视率造假一事发表微评:“收视造假的利益歪藤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寄生虫’。不尽快拔藤除瘤,就会继续造成逆淘汰,这是对观众不负责,而文艺繁荣也必是虚妄之谈。瓦解收视造假潜规则,众望所归得人心,再造生态是根本。”

央视网:整治收视率造假风,须出重拳

今日央视网刊文评收视率造假问题,文章表示,电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存续良久,贻害甚巨。如今盖子已揭开,向潜规则挑战的行动得到广大业内人士的强烈声援,足以说明电视剧收视率造假早已犯了众怒,这个毒瘤到了必须立即切除的地步。正义者从不会缺席,与潜规则决裂就是呵护健康生态,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收视率环境。

央视网强调,收视率造假一本万利,不清理其存在土壤,不坚决处理黑色利益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收视率造假就难以退场。收视率造假是顽症,整治工作难以一蹴而就,也难以一劳永逸。但是,有了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共识,有了广电总局的雷霆行动,收视率市场一定能风清气正。

以下为全文:

日前,导演郭靖宇公开发博揭露电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宣称新作《娘道》播出前曾被某卫视要求购买收视率,否则不予播出。

电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存续良久,贻害甚巨。如今盖子已揭开,向潜规则挑战的行动得到广大业内人士的强烈声援,足以说明电视剧收视率造假早已犯了众怒,这个毒瘤到了必须立即切除的地步。正义者从不会缺席,与潜规则决裂就是呵护健康生态,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收视率环境。

值得欣慰的是,在电视剧收视率造假狂潮裹挟下,也有不少媒体不愿同流合污,不向潜规则低头。郭靖宇在今天的微博中,公开赞扬了央视和北京卫视拒绝买收视率。这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平台都能被潜规则所“摆平”,也不是所有的媒体都会在畸形利益诱惑下失守,洞门大开。

毋庸赘言,收视率造假并非新鲜话题,而是由来已久。这种造假给多方带来了伤害:首先,伤害了用心生产好作品的创作者,也势必将文艺作品带入恶性不正当竞争的境地;其次,虚假数据,势必蚕食评价的公信力。广视索福瑞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收视率造假行为属于违法犯罪,必须“依法、坚决、严肃查处,绝不纵容姑息。”

收视率造假,集中发端于样本污染。不法公司盯上了收视率样本户,竭力影响和干扰他们的收视行为,令人深恶痛绝。几年前,在北京召开的电视节目交易会上,著名导演尤小刚在接受采访时猛烈抨击样本户被污染,收视率造假。据报道,尤小刚表示,以前样本户送桶油就可以搞定了,现在一个样本户需要5000块钱。显然,收视率造假一本万利,不清理其存在土壤,不坚决处理黑色利益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收视率造假就难以退场。

收视率造假是顽症,整治工作难以一蹴而就,也难以一劳永逸。但是,有了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共识,有了广电总局的雷霆行动,收视率市场一定能风清气正。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声明:抵制收视率造假行为

9月17日,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针对收视率造假发布声明称:协会坚决拥护国家广电总局采取相关措施开展调查,对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协会一向反对收视率造假,认为这是电视剧制作产业和电视媒体发展中的毒瘤,严重影响我国文化建设安全和影视产业发展。

人民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人民网表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目前,各大卫视每年的广告额都与收视率挂钩。每提高一分收视率,就能多一分广告收入。如此以来,广告收入的金额,才能年复一年水涨船高。说到底,经济利益的诱惑是催生购买收视率现象的主因。

但目前的问题是修改收视率为何这般轻松?按理说,统计收视率应由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完成,这样方可保证数据的权威性。而当下地方卫视既拥有电视剧的播出权,又能和所谓“大神”狼狈为奸,随意修改收视率,这就好比将球场上裁判和球员的角色合二为一。

诚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化产品要实现价值,离不开市场的帮助,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这是所有文艺工作者和从业人员应该时刻牢记的原则。

应该看到,造假带来的“破窗效应”,已经大大伤害了行业的公信力,主管部门和各地方台不可能认识不到这一点。但问题在于,一些地方台对于提升作品质量兴趣索然,倒是一心想把影视剧市场当成“提款机”,导致种种积弊,进一步恶化了影视圈环境、降低了服务水平。

而在这其中最大的受害者无疑是电视机前的观众,收视率越高,说明该剧也越受老百姓的欢迎,这本是毋庸置疑的道理。可现在,摆在观众眼前的一切数字,都有可能只是某“大神”手中的玩物,这让广大观众如何抉择?

对于影视圈而言,只有当它免于不当利益的腐蚀,才能真正散发出迷人的浪漫气息与动人的精神魄力。至于那些造假者和那位所谓“大神”,是时候出来走两步,接受各方的监督和管理了。

唯有如此,才能还人民群众一个风清气正的文艺空间。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大部分电视收视率都是假的,电视市场进入收视率不造假就无法生存的地步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对导演郭靖宇发微博揭露电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现象表示支持。2016年他在接受《财新时间》专访时曾表示,大部分电视收视率都是假的,电视市场进入收视率不造假就无法生存的地步,光线停掉所有电视业务就是因为不愿参与其中;为中国的电视人感到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