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加速迈入“淘汰赛”|油小贱

随着今天蔚来汽车在纽交所的敲钟,造车新势力将进入资本运作高潮期,与此同时,一场残酷的淘汰赛也正式拉开序幕,时间留给后来新秀的机会越来越少。

面对传统车企的转型和政策的趋紧,以及“最终只有三四家造车新势力存活下来”的行业预测,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既是造车新势力规模化交付的元年,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口加速收紧的一年。在汽车行业加速优胜劣汰的战局中,造车新势力必须加快交付脚步,尽快跨过1万辆的交付门槛才有可能生存下来。

2018年,包括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新特汽车、前途汽车、奇点汽车等在内的多家造车新势力都将面临交付考验。

业内人士表示,从今年开始,国内的造车新势力纷纷进入量产交付期。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1万辆是一个关键性的交付门槛,谁能跨越将决定谁能抢占先机。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工信部注册的造车新势力的数量在60家。而在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核中,只有16家拿到发改委的核准目标,有6家通过了工信部的审核。

事实上,随着合资车企、本土车企和国外车企纷纷加速布局国内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正变得白热化。另一方面,国内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也在助推产业内部的重组与淘汰进程。今年2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宣布2月12日-6月11日为补贴政策过渡期。6月12日,财政部再次调整补贴政策,补贴开始退坡。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1660辆,环比5月下降22%。

政策的收紧使得造车新势力没有试错的机会,在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交付的车辆一旦出现问题,对车企将是毁灭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