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康最高的山——邹家地白鹤岭

南康最北面的乡叫隆木乡,隆木乡最北面的村落叫邹家地。邹家地,被称作

“南康的阿里山”,是一个在南康人眼里充满了神奇色彩、四面被高山峻岭层叠裹掖着的村落。今天,小野就通过实地走访邹家地白鹤岭,为大家揭开这片世外桃源的神奇面纱。



山 野

峻岭雄奇是邹家地的第一大特征。邹家地地处南康最北面,与遂川交界,距离南康市70公里、唐江镇54公里、遂川城25公里。而从隆木乡政府到邹家地也有整整15公里之遥。从圩镇往北望去,南康最高峰——1040米的白鹤岭,犹如一道天然屏障,与着四周连绵无止的崇山峻岭,四面御雨抵风,守护着这块神奇的土地。



白鹤岭主峰顶

初听到白鹤岭这个名字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会跟小野一样好奇,白鹤岭真的有白鹤吗?有的。在去往白鹤岭的路上,在山脚下的稻田里,一大片的白鹤翩然起飞,白鹤、稻田、老牛,勾勒出一副最美最自然纯粹的田园风光。



白鹤岭真的可以称做南康最野的一座山,1040米,南康最高峰。以前人们是这样形容邹家地的,“七上八下十八弯,弯弯汗水一箩担”,幸好现在的通山公路已经水泥硬化了,能够直达山脚下。尽管如此,开车也能有一种坐上过山车的感觉。



白鹤岭山脚下的天然路标:剑指峰顶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邹家地,不算南康人。之所以说它野,是因为这座山保留了最天然的原始气息。只有站在最高处,才能领略最美的风景。怀着一颗攀登勇于征服的心,小野和小伙伴们踏上了往白鹤岭峰顶的路。



山腰俯瞰

上山的路很是崎岖,布满了碎石块,路边的丝茅草已经繁盛到遮住了天空,一不小心就会滑倒。但是,相对那些水泥阶梯,只有这样的山,才符合南康人骨子里那份农村特有的野性。

上山的路,小伙伴好几次滑倒了

景 野

“茶油石拐斗方蛇,窘泉拧石毛栗子”,著名作家龚文瑞在《南康笔记》里面这样形容邹家地。随着高度与角度的转换,山野呈现的绮丽风景,让我们目不暇接。



山腰随拍

移步换景,在山上,脚步越往上,风景大不同。

山脚不知名的野花映衬着天空

山中的毛栗子,一大丛一大丛的,不过现在还不熟,过几天大家就可以去采摘了。



南康人叫“野番普”

山中有很多山楂,这对登山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石缝中的山楂

小伙伴忍不住尝了一口


山腰的八聂拿,童年的噩梦


皮一下也很开心


状似山羊的石头


临近山顶的花丛

再往上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就显露出来了,一块块大石林立,显得野性十足。

有人在这些石头上刻字留念,经过几年的风吹日晒,还很清晰。

小野也学着刻字,但是好像没有达到那些人的功力,勉强能看清。



山中觅食的老牛

仙人石


白鹤岭最著名的仙人石,伸手就能触摸到天空。


人 野

置身这样原始的自然中,人也会受到感染,身心放松,天性得到解放,人也开始野了!在仙人石上空的蓝天白云中,我们惊喜的看到了苍鹰的身影,有着灵活的胖子之称的飞猪,为我们倾情上演了一出《射雕飞猪传》,如此酷炫的表演,你打几分?



美女小南化身女汉子爬上树梢,与天空肩并肩。



至于小野我,那不得了,咳咳,我在拍照。白鹤岭真的是一处写真福地,用手机随手一拍,就是一张最美的壁纸。目测下一个南康抖音网红集聚地,是这里没错了。

山巅、蓝天、白云,就是最美的背景

《飞猪大战屎壳郎》

2006年12月8日,南康最后一个无电村——邹家地才正式通电。邹家地的人生存状态与生活理念已完全溶化到了这山里的风、水与阳光中去了。溪水淙淙,山花烂漫,秋果飘香,灰瓦土墙承受着山风吹打的同时,还包容着一个个家庭自然的喜怒哀乐;大山巍峨遮挡着山外的风流的同时,也将一份份曾经平和的生命原色演绎得有歌有舞。邹家地的山与景,保持着宁静自然,原始本色,如同一块未经雕饰的璞玉,又如同待字闺中的少女,等待人们去发掘和探索。

路线图

导航白鹤岭农场,从大广高速汤村下高速—经过遂川县巾石乡—南康区隆木境内福田村—直达白鹤岭农场。(农场位于山脚下,沿途有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