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研学 拜至圣先尊 盐湖学子 悟儒家德修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30岁设学授徒,提倡“有教无类”之风,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研学第三天,盐湖学子来到了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在清代乾隆皇帝提写的“万仞宫墙”之下,开启了一天的行程。

孔庙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300米处,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是祭祀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曲阜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最大的孔庙。整个庙宇气势恢宏,布局严谨,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三大古建筑群(故宫、避暑山庄)之一。穿过“棂星门”“太和元气”坊“金声玉振”坊来到“大成殿”,至圣先尊的灵光仿佛已经笼罩在学生们的身上,个个朝拜的虔诚,足可以让先圣为之动容。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宫的后代居住府第,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中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足见其德修恢宏气派。

学子们边走边看,边看边问,似乎要把导游小姐姐知道的全部问个明白,孩子们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引得四方游人驻足观看,纷纷打听这是来自何地的学子。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称其是“很好的自然博物馆,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孔林对于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丧葬风俗的演变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们在孔子墓前深深跪拜,一表自己对圣人的尊崇之心,二表自己对未来的期冀之愿。

参天千年柏树,形态迥异,林内丽鸟鸣妙,桥下河水似玉佩叮咚,好一片栖身福地。没有天下第一的至尊,哪得有如此煌煌的身后名?生前的成就铸成身后的高度。学子们的心路历程已经从对圣人的膜拜之心转为“修身立德 博学笃行”之志。

做一本属于自己的线装书吧,把圣人语训亲手系牢,捧在心窝,做一个受人敬仰的善德行者,上一节感恩国学课吧,把善孝感恩攥在手心,再读一次餐前感恩词吧,把天地之赐予随日月运行,镌刻心间。

曲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