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之後,有些人救不回來了,有些被4個併發症「糾纏」

中風患者可能會出現許多問題。這些併發症很重要,因為中風後大約一半的死亡是由於醫學併發症。常見的併發症包括血凝塊,尿路感染,消化系統出血,心臟病發作或心力衰竭,褥瘡或者容易跌倒等等。部分中風患者會出現飲食困難,增加了肺炎和營養不良的風險。

中風患者可能會出現哪些併發症?

一、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中風後常見的併發症,在中風後的前三個月中約佔11%。中風後,一些男性和女性患者很難起床排空膀胱。其他人由於肌肉無力而難以排尿或無法完全排空膀胱。由於這些原因,導管通常放置在膀胱內,特別是在中風後的最初幾天到幾周。然而,與使用導管相關的尿路感染風險增加。

有許多治療方法可以降低需要導管的患者的尿路感染風險包括僅在必要時使用導管,儘快取下導尿管,無需更換導管以防止感染。只有在導管開始破裂或惡化或患者有尿路感染時,才應更換導管。對於男性來說,避孕套型導管感染的風險較低。沒有良好的數據支持使用抗生素預防導管使用期間的感染。如果發生尿路感染,建議使用抗生素治療尿路感染。

二、癲癇發作 :出血性卒中患者癲癇發作的風險在5%至30%之間,部分取決於癲癇發作的原因和位置。癲癇發作的患者接受抗癲癇藥物治療,以防止癲癇發作。一些醫生可能會選擇開始癲癇發作藥物作為預防措施,即使沒有發生癲癇發作。

三、胃腸道出血 :患有嚴重中風的患者,特別是那些在重症監護室並且需要呼吸機呼吸的患者,患胃部出血性潰瘍的風險增加。為了降低這種風險,可以給予藥物以降低胃酸產生。

四、心臟問題 :中風後常見心臟問題,如心律不齊或心肌梗塞,高達70%的人會出現心臟問題。重要的是確定心臟問題是由中風引起的,與中風無關,還是中風的原因。通常用於篩查這些問題的測試包括心電圖,血液測試和心律的連續監測。

在某些情況下,患者可能無法告訴臨床醫生自己感到胸痛。心電圖將幫助臨床醫生儘快診斷和治療心臟病。在中風後的幾天和幾周內,臨床醫生,患者和家屬可以努力降低其中一些併發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