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美钧瓷:一着不慎配错方子,他竟烧出一窑绝色

翟家哥哥蹲在窑口前面,心口一阵阵发紧。

他几乎要想着出去躲几天了。

因为他刚刚犯了一个大错——给一窑的钧瓷配错了釉料。这一窑成本不低的瓷器就要毁在自己手里,他觉得实在没法跟父亲交代。

要知道,在钧瓷烧制技艺中,极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釉料的配置。因为作为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钧瓷的魅力就在其釉色的无穷变化——“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出窑之后呈现的瑰丽色彩,全是在烈火与釉彩的交锋中造化而成。

而除了配料之外,温度、湿度甚至是风力都会影响颜色的状态。因此,釉料配得准确尚且不一定能烧好,何况配错了方子。

想到这里,翟哥心里已经决定好了:先跑路吧。

于是他打点行装,准备先出去躲几天,等着父亲火气过了再回来跟他老人家解释。

翟哥的父亲,正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钧瓷非遗传人翟群老师。他为当代钧瓷烧成、釉理以及生产工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推动了钧瓷的规模化生产。在翟老师的开拓之下,翟家成为了禹州神垕镇钧瓷的代表性家族。

神垕镇钧瓷非遗传人-翟群

然而今天的翟老师今天很冒火。

他不知道儿子到底把釉料配成什么样子,才能躲着不敢来见他。

走到窑门前头,窑工正在扒窑口的砖头。随着砖头一块块扒开,窑门的缺口越来越大,翟老师的眉头也是越锁越紧。

未曾想到,开窑的瞬间,眼前居然不是满眼灰败。

却是一窑绝美的钧瓷瓷瓶,瓶身瑰丽奇绝,竟呈现出以往从未有过的色彩。

翟哥烧出的瓷瓶

“快,去把那臭小子找回来,问问他用的配的是什么方子”,翟老师的激动得声音有些发颤。他从事了四十年的钧瓷烧制,知道钧窑的脾气:老天爷的造化之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你来那么神奇的一下子。

然而,这一窑“绝色”真的变“绝”了——由于当时心里慌忙,翟哥后来怎么也记不起自己放错了哪一味配料。

后来翟老师试了很多次,再也没能烧出这样的色彩,仅有的这几只瓶子,成为了人们争相收藏的珍品。

翟群作品-煤烧《知秋壶》

第二个故事更加奇特,它源于一只“搞事情”的瓷窑。

翟老师的女儿佳佳,从小就生活在钧瓷的世界里。“曾经有人问我喜欢钧瓷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法回答。因为钧瓷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你能说你很喜欢或者不喜欢自己的手脚或者脑袋吗?”她笑着说。

聊起烧制钧瓷的经历,佳佳同我分享了今年夏天发生的这段神奇故事。

夏天,是天气最不稳定的时候。高温之下,钧瓷烧制的成品率直线下降,每次开窑都搞得大家提心吊胆。尤其是负责烧窑的佳佳丈夫王洋,开窑时最直面压力的就是他。

尽管每一个环节都小心翼翼,王洋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新开的一窑瓷器,开窑看到的第一排居然全都烧坏了。

走进四十多度的窑里,王洋和佳佳看着灰蒙暗淡的瓷器,欲哭无泪。

第一排,全毁。

第二排,全毁。

第三排,第四排……

正当绝望的时候,王洋的声音闷闷地从后排传来,“佳佳,你看这边!”

循着声音跑过去,佳佳瞬间就激动了——在窑的最后面一排架子上,静静陈列着一排杯子,非但没有烧毁,还呈现出了钧瓷中非常少见的变化——结晶。“结晶太难得了,烧多少都不见得能出现一个,是非常非常珍贵的。”

佳佳说,“那个颜色,是一种晶莹剔透的粉,就像女生用的最粉嫩莹透的唇彩,在阳光下面透亮透亮的,特别特别好看。”


产生结晶的钧瓷《玄纹杯》

然而,他们想破脑袋,也没明白为什么其他的都坏了,唯独这一排成了精品。

奇怪的是,下一次烧窑,这种情况又出现了。这回,王洋不得不把家里人全都叫来,把整个钧瓷的制作过程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最后,终于发现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原因——

窑坏了。

窑的后身上,破了一个洞。

空气进来产生了奇怪的气流,大部分瓷器因为烧制条件的改变而没有成功,唯有那一个位置的杯子因为角度的特殊,形成了独特的结晶。

“自打我们把窑修好,这种杯子就没再出现过。因为我们不可能总以一窑的代价换这几个杯子,更不可能以后想要的时候再在窑上再开个洞了。”佳佳说到。

自此,这十几只杯子,真正成为了绝品。

翟群作品-钧瓷炉钧彩金釉手拉坯《鸡心杯》

刚刚讲的两个故事,说的都是钧瓷的神奇造化。然而大多数时候,钧瓷的烧制过程都是非常考验“心脏”的。

“钧瓷的色彩和变化先前都没固定的釉料配方,都是在尝试中不断记录才产生的。我父亲烧了四十年钧瓷,现在还是每天拿着小笔记本在记录各种因素条件下呈现的样式。”

佳佳说,“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会把瓷器放在窑内不同的位置、高度,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烧,然后记录它们的变化。更不可控的是,比如说窑内走动的火苗不知道会燎到瓷器的哪个部位,你很难想象釉变会产生在哪里。”

比起偶得佳品,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某个条件的突变导致一窑瓷器的烧毁。纵使从事了很多年的钧瓷烧制,翟老师每次开窑的心情还是会紧张。

“做钧瓷,心得宽。烧好了,不能太高兴,因为你不知道下次烧不烧得好;烧坏了,也不要太难过,因为不知道会生出什么样的神奇变化。但是钧瓷烧制最吸引人的地方,偏偏就在这里。”

翟群作品-《若谷杯》钧瓷炉钧彩金釉珍品

​实际上,作为我国五大名窑瓷器,瑰丽多变的钧瓷从烧制过程到最后呈现出的作品中,皆蕴含着祖先古老的哲学智慧。

正如翟群老师所说,“钧瓷华丽多姿、厚重典雅、浑然天成,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完美的中国哲学,暗含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有为而有不为的高超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