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出色的完成学校教育,我们需要携手共进

学校教育,是孩子接受最主要形式的教育,也是最普遍的教育。一个人二十岁之前,学习时间几乎都是在学校里面度过。怎么做好学校教育,怎么让孩子在学校成长和学习双丰收,教师、家长和学校都有一定的责任。

图片源自网络

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了学校,成也是学校,败也是学校,家长好像就完全脱离了关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真的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用之才,还请家长去配合学校,配合老师,完成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管理工作。

近些年,接连曝光教师体罚学生的新闻。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一旦事件被放到网上,这个老师的后半生几乎是在被谴责中度过。

今年7月份,四川省某市的一个学校的高三班主任,因为学生作业完成的不好,恨铁不成钢,用棍子打了多名学生。类似的新闻有很多,我们不觉得要思考,是因为这些老师管的“太严”,还是学生太“不听话”。网友们讨论:确实,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很难管,作为老师不容易。老师稍微有体罚学生的意思,有的学生就拍视频传到网上,此时,老师就被孤零零地陷入到了无限的批判中,更有甚者丢到了教师的稳定工作。

这样的事例中,老师的确没有做到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太过于激动的去执行自己的想法,不提倡这样的行为。但是学校和家长是不是也要从自身角度出发,来理解一下教师呢?如果这样下去,教师成为了真正的去“服务”学生了,相信在管教不算太严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到学校更可以“胡作非为”,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成绩可想而知。而且教师的威严慢慢的被“有权势”学生的家长磨没了,碰到这事,学校基本上也不会出面处理,生怕影响到本校的生源及发展。

小编认为如果想让教育在孩子身上起到真实有效的作用,除了教师不断地去学习,提高自己教学能力之外,教师依然要保持自己的威严,学校、家长更要配合教师的工作。有学生扰乱了课堂秩序,应该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来制约和惩罚,因为中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包括孩子走到社会上,同样也要受制度规章的约束。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溺爱。

家长应多理解孩子在学校是要服从教师正确的安排,并且就孩子问题,勤与老师沟通交流,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直接与校长谈。做好家校互动的工作,而不是动不动就给老师施加压力。

国家一直都在强调课程改革,这样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努力提高教师自己的综合能力、人格魅力和优秀品质,这些无疑是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过程中特别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使每个学生爱上自己,爱上自己的课,做到了这样,相信我们讲的每一节课,每一个道理,都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深深地烙印。加油啊!

图片源自网络

学校、家长给予老师充分的信任,老师不断增强自己专业教学能力,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与技能才会起到真实有效而长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