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费”成“新科技伴侣”共促共享单车规范停放



共享单车2016年起在我市投放运营后,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状况、倡导绿色出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影响市容和人车通行的问题也成了新的“城市病”。近期、摩拜、OFO、哈罗单车都陆续开启了蓝牙道钉、电子围栏技术,辅之以“调度费”等计费措施规范用户自觉有序停放,9月10日,记者也对这些新技术的上线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走访了解。随着科技手段的推广助力,下一步,兰州的共享单车将实现“非规定停放区”无法锁车的停放新秩序。



哈罗单车禁停区内还能看到很多车辆

政府规定:“每投放200辆互联网自行车需配备1名运维人员”

目前,OFO、摩拜、哈罗三家共享单车企业在我市城区共投放共享单车约26.5万辆,与此同时,三家单车企业共配备运维人员417人。其中:OFO单车于2016年8月开始在我市运营,总计投放单车约15.4万辆,共有运维人员230人,平均每670辆共享单车配备1名运维人员,每天对于乱停放、乱丢弃、乱损坏的共享单车进行调度回收、规整和维修的日处理量约为1.3万辆;摩拜单车于2017年7月开始在我市运营,总计投放单车约7.1万辆,配备运维人员100人,平均每710辆共享单车配备1名运维人员,每天对于乱停放、乱丢弃、乱损坏的共享单车的日处理量约为0.34万辆;哈罗单车于2018年3月开始在我市运营,总计投放单车约4万辆,配备运维人员87人,平均每460辆共享单车配备1名运维人员,每天的共享单车日处理量约为0.08万辆。

市城管委执法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以上各单车企业投放的单车数量和配备的运维人员数量之间的比例来看,与《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和规范发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指导意见》中规定的“每投放200辆互联网自行车配备1名运维人员”的标准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共享单车停放管理质量的提升。

共享单车:蓝牙道钉、电子围栏+调度费“双管齐下”促规范

记者了解到,2016年以来,我市城管委通过“12345”民情通热线、市长信箱、“12319”热线、微信随手拍等数字平台,广泛受理群众关于共享单车管理问题的投诉建议超过2900余条。各区城管执法部门在投入力量维护停放秩序的同时,自今年5月份起,市城管委开始积极引导三家单车企业逐步建立电子围栏、蓝牙道钉技术与人工维护相结合的停放管理模式。目前,摩拜单车在酒泉路省政府、百安商场、赛博数码广场附近设置了60块蓝牙道钉——这是一种内置蓝牙芯片的小方块,直接安装在地面上,在规定停放区内,每隔一段距离会安装一个;OFO单车在庆阳路试点设置了22处电子围栏——这是通过芯片信号发射覆盖技术,划定一个无形的围栏,用户在手机上;哈罗单车目前使用的也是蓝牙道钉技术。但无论是蓝牙道钉还是电子围栏,都是通过蓝牙信号或无线信号的短距离传输接收来在线监测停放情况。

上周使用了哈罗单车从兰州高新技术创新园到新港城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手机一打开单车界面就收到了规范停车的信息提示,以前骑到新港城附近,都是随意在路边停放,这次根据手机上的提示,找到一处‘非禁停区’才得以安放,不然会额外扣费。”划定了“非禁停区”是否意味着停车费劲,让共享单车丢失了“方便本色”?

不过,新技术使用效果还有待考验。记者走访了酒泉路的几处蓝牙道钉安装处,发现混合停放的情况并不鲜见,而有的摩拜单车距离道钉不远却停放在道钉范围之外,另外,哈罗单车即便设置了禁停区,仍有不少单车停放在禁停区内。

记者在兰州高新技术创新园附近打开了哈罗单车的手机扫码页面,发现雁南路与飞雁街交汇的这个十字路口上,只有西北方向和东南方向的两个对角是红色的禁停区,而位于东北和西南两边的高新技术创新园和联通大厦是非禁停区,所以停放是比较方便。记者发现,除了技术规范,哈罗单车、OFO还在通过计费方式规范骑行:哈罗单车规定“首次在禁停区停车会收到短信等警告;第二次在禁停区停车,会收取调度费2元;多次在禁停区停车,会扣取信用分甚至影响后续骑行”;OFO则规定“由运营区域骑至非运营区域,每次暂扣调度费5元;暂扣调度费的48小时内,把任意一辆单车从非运营区骑行至运营区并支付成功后,调度费将退回用户账户,若超过48小时,则不会返款。(兰州晚报记者 赵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