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借了三千給朋友 求了半年都沒還 最後還被拉黑

借錢的事情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

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一般對於借出去的錢

最好的結果就是按時還錢

但也有不能按時還錢的主

比如下面這個真實的案例

不久前一男子向熟人微信轉賬3000元

對方承諾第二天歸還

可一晃大半年過去了……

聊天記錄全程高能↓↓↓

既然是給女兒看病

那通融是應該的

沒關係沒關係

……

打架鬥毆被關了10天?

很好

又成功拖延了時間

轉賬截圖放一波

看嘛,正在處理中

這一處理,又得一段時間

區區3000塊而已

還需驚動財務啊?

3000塊而已又不是3000萬

賬號被凍結了……

不怪我

我也很被動(攤手jpg)

這一晃4個月過去了

前前後後被哄了15次

到現在還沒有還錢







毒誓都發了

這下該還錢了吧?

結果……





時隔半年時間,催收確實沒有效果,他實在找不到人訴苦,就在同學的微信群裡說起了這事。


後來聊天截圖傳到了朋友圈,借錢男子看到後稱,“玩笑開得有點大,老弟。”並稱兩人聊天內容曝光,涉及到其個人隱私。




最後

竟然被對方拉黑了

拉!黑!了!


律師說法

北京市君澤君(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陳小虎:借錢金額不大,自己承認還,但就是一直不還的情況,還是應該通過法律渠道訴訟,影響到對方的個人信用,不能坐飛機,小孩上學也會受到影響。


大家都知道關係稍微熟悉的人借錢往往大家都會借出,要的時候呢可以說是“你不好意思要,他也好意思不給”。

如果遇上了上述情況建議大家還是通過司法渠道來解決。

近日,一起歷時33天調解、26套調解方案的民間借貸案件在大慶市高新區人民法院塵埃落定,原、被告雙方最終握手言和,併為法官艱辛的調解送上一個大大的贊.

雙方當事人李某與張某原本是很好的朋友,2015年3月,被告李某因自己開的公司資金週轉不暢,而向原告張某借款200萬元,並以夫妻名義為對方出具了借條,期限為3年。

然而,由於被告李某經營不善,再加上市場不景氣,致使其所借的錢有本無回。借款到期後,李某開始刻意躲避。

後經原告張某多次索要,但均未果。雙方亦因借款積怨甚深。為此,張某一紙訴狀將李某夫妻二人告上法庭,要求給付借款本金及利息260萬元。

案件很快分到法官郭佳雪手裡,接到卷宗後,郭法官認真查閱案卷,並很快發現李某其實早已離婚,且在向張某借款之前就早已辦理離婚手續。只是礙於面子的緣故,李某和妻子均未對外宣稱離婚這一事實。

而被告李某正是利用離婚不為他人知悉的這一特別點,提出將欠條拿回家,讓妻子在條子上簽字。鑑於朋友關係,張某帶著信任的想法,同意了李某的請求。

回到家後,其冒充前妻金某的字跡在借款欠條上籤了字。原告張某信以為真,並把錢借給了李某。

瞭解情況後,郭法官深感案情越來越複雜,如果處置稍有不當,一判了之,極有可能使原本和睦的朋友關係變成了敵人。

為從源頭上徹底化解雙方積怨,郭法官多次深入原、被告居住地,作雙方的調解工作。數次奔波,每次都提出了不同一種或幾種的解決方案,最終感動了原、被告雙方,被告前妻金某主動提出同意承擔這筆債務,原告主動放棄部分權利,僅要求給付借款本金及承擔訴訟費,被告李某、原告張某在調解協議上簽字,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