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砸锅卖铁也要抢回“伊犁”!

清政府:砸锅卖铁也要抢回"伊犁"!

现在说起新疆,大家都知道它是个宝地,不仅有各种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气候环境还特别适合瓜果的生长。很多人都喜欢去新疆旅游。不过,新疆能发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中间还是费了不少波折的。

当初能保护住新疆省,其实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它差点被瓜分了。当时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热潮,就是为了讨论到底要不要收回新疆一事,最后清政府宣布,就算砸锅卖铁也一定要把新疆省内收回来,还为此打了几年仗。再重新收回新疆省之后,它才有了如今这个名字。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我国和其他国家相比起来是非常落后的。那个时候,很多国家都想来攻打我国,抢占我国的资源,其中沙俄就是一个,几次三番将魔掌伸入到我国的北部地区。当时清朝一直表现出委曲求全的态度,这让一些实力不是很强大的国家也动了心思,典型的就是新疆旁边的浩罕国,竟然英俄在背后支持,开始进犯我国的南疆。在浩罕国挑战乱子之后,沙俄又趁机作乱,直接侵占了我国的伊犁,也就是如今的新疆。当时,要不要收回这块土地,变成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

不过,新疆省一直不得清政府的重视,他们本来是不愿意为了这块在几百万公里之外的领土和沙俄干架的。当时的李鸿章还亲口说过,新疆就是一块不毛之地。而且那个时候,海防被叫的非常响亮,这边防反而被懈怠了。所以清政府想对伊犁置之不理。

当时的清政府将领左宗棠提出,伊犁是中国西北的门户,如果失去了这个门户的话,外敌很可能就从西北开始大举入侵,而且这一路上的地势,对于防守来说是非常不利。可以说,丢了伊犁,京师就面临危险。听完左宗棠的一番分析,慈禧等人才意识到伊犁的重要性,立马拨了几百万,又向列强贷了几百万白银,最后凑够了1000万军费,由左宗棠率军,开赴伊犁战场和沙俄干了起来。

在左宗棠的带领下,清军表现得非常骁勇,连连告捷,最后沙俄没办法了,只能和清廷重新坐回到谈判桌上。但是那个时候我国是怂惯了,

明明是我们打了胜仗,按理说应该说是沙俄无条件投降,但是沙俄却提出了条件,可以退出伊利,但是要中国赔500多万两白银,还要在伊犁设置领事馆。所幸的是,伊犁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其后改名新疆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