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诗句:妙笔生花,江郎才尽

喜幽居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宋·欧阳修《归田园四时乐春夏》

起笔,欧阳修用写意清朴的笔法泼墨了一帧初夏闲趣画面,极妙丽,又极闲淡。

四时节令,田园最美。在我们南方以南的山村田园,比不得江南文雅的盛美。朴素简洁的山村人家,在桑麻麦苗里收割着岁月的年华,在野棠山梨间看莺啼燕舞。山行路上,走累了,便随处敲门在村里人家歇脚,坐在石榴树下吃茶。岁月是缓慢的,只因你的心不曾急躁。

古人写诗,讲究一个趣味,即诗趣。而这首诗中的诗趣,是闲适悠然的乡村野趣,是男耕女织的生活情趣,诗风清淡平远。前两句“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起笔平淡,用字也极其寻常,不夸张浓艳,却轻描淡写出了夏天的风吹动着青草,绿影婆娑间掩映着村落茅舍的动态景象。

再来看诗的末六句,为作者感受田园美与乐背后的慨叹。野鸟歌唱,石榴艳红。田园农家如此良辰美景,欧阳修倒也是有了退隐山林的想法,当一个樵夫农人,撒手不管世事。

而他,并不是只贪图田园乐趣安逸之人,他仍会关心农事,关心百姓疾苦。只可惜盛年已过,如今雄心壮志亦无用。因为时不我待,岁月变迁,当下的你我,别再蹉跎。

在这首诗中,欧阳修写到了石榴花。五月榴花生,艳丽如晚霞。五月节令花为石榴花,而花神则是南朝文学大家江淹。

江淹一生见证了三个朝代的更替盛衰,分别是南朝宋、齐、梁。幼时,江淹家境贫寒,但他笃学奋进,勤学苦读,为的就是将来有个好前程。是的,凡是努力了的都会有回报,只是要经得起时间的等待。

江淹为人正直,性格豪爽,不卑不亢,亦不随波逐流。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时,江淹因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奸人诬告身陷囹圄。后来建平王刘景素赞赏江淹的为人和才华,向皇帝写一纸陈情表使江淹无罪释放。

但好景不长,刘景素不听谏言,只相信谗言,江淹最终得罪了他,于元徽元年,被贬到浦城当了一个九品芝麻官。

被贬之后,江淹反而活得潇洒坦然,闲度光阴。某日,江淹于城西孤山游玩,兴尽记得归家时,只见天色已深,便借宿于山腰的客栈里。

这一晚,他做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深长的梦魇中,他遇见了一位自称郭璞的神仙,说受天帝嘱咐,入梦予他一支五彩神笔。

待那人说完这番话,烟消梦醒,江淹手中果真握着一支笔。于是江淹顿觉文思如泉涌,思及便欲喷薄而出。他立即拿出纸来挥毫写下《石榴》:

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缥叶翠萼,红华绛采。

炤烈泉石,芬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不改。

这首《石榴》是江淹写的《草木颂》十五首中的其中一篇。

明艳的石榴花,她似深闺女子娇羞地躲在绿叶深处,寂静生长。石榴花朵朵如霞,但她不与百花争俏,不与红花斗艳。明代文征明在《青玉案》中写:“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清代陈维崧也云:“携酒石榴花下醉。”

据说江淹写完这首《石榴》以后,霎时间人们竞相传抄阅读,江淹也因此而出名。但江淹并不屑于过眼云烟的名号,他要的,是清淡自足的生活,只是身在朝廷一切不由己。

宋顺帝升明元年,江淹仕途春风得意,每日忙于政务无心动笔作文。

某日晚上,江淹再次梦见了郭璞。这一回,江淹把心中的苦恼与烦闷告诉了郭璞,郭璞听后给他指点迷津,说兴许是现在他身居高位,众人对他俯首帖耳,才导致迷失了自己。于是,郭璞决定收回神笔,终究是一场浮华云烟的梦。从此之后,江淹的文章写得十分地寻常,缺少了曾经的灵气与华美。

至今,成语妙笔生花、江郎才尽、文通残锦都记载着江淹的典故轶事。

最后,拈来欧阳修写的“五月榴花妖艳烘”结句。

本文由尔雅慢生活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