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称国内马尔代夫、圣托里尼、天空之镜的……你还真有脸叫!

如果要董小姐我评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的是啥.....是纳米微科技吗?no~是人造人吗?no~是社交软件吗?

no~no~no~

是一键美颜!

是相机滤镜!!

更是能把随便哪儿的一块鸟都不拉屎的沙滩PS成马尔代夫的东方邪术啊亲!!!!

如果说美颜让人类进入了美丽时代,那么滤镜则让世界进入了美丽时代。

美颜可以拯救一个人,同理,滤镜可以拯救一片风景。

海水不够蓝?没关系,先加个滤镜压压惊;

天灰蒙蒙的?莫慌,加个滤镜我们还是碧海蓝天;

建筑看起来很土?别怕啊,加个滤镜就稳了嘛....

于是....一处绝美的风景地,就这样Duang得“诞生”了~

前不久我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说了这样一个事情,他正在英国旅行,在旅行App上看了相关介绍,去徒步,结果发现买家秀和卖家秀简直天壤之别。

以至于他们走过了都没认出来,还是当地人提醒才知道,啥,这TM就是仙女池啊!

来自某英国旅行推介网站的滤镜特技加满后的仙女池

来自朋友手机的无滤镜钢铁直男式拍摄下的仙女池

这就好比你在某交友网站上看到了一个美女的照片,瞬间心动了,于是跨越了大半个城前去约会,结果,见了面才发现和照片上的完全不是一个人!

然而路也赶了,荷包也掏了,还能怎么办,只得默默当自己交了智商税咯~

这其实反应了现在旅游市场的一个很蔚然成风的现象——假照片盛行!

很多国内的媒体、旅行公司、地方旅游机构,都已经习惯拿那些严重PS失真的照片宣传他们想要推广的旅游景点。

目的很明确啊,无非就是三个:

1.用引人注目的标题和图片吸引读者眼球,增加粉丝、阅读量和关注度,这一类大多是做旅行目的地推荐的公众号、微博号;

2.推广与之对应的旅行产品,增加营收,这一类主要是旅行社、收取了广告费的各类媒体;

3.吸引游客前往,增加目的地的知名度,这一类主要是地方旅游机构、官宣。

总而言之,都是为了谋取自己的私利,不惜用一些严重失真与事实不符的照片欺骗游客。

随便翻翻微博和微信公号,真的是比比皆是。

就比如这个被誉为广东“小希腊”的那琴半岛。口气也是不小,都敢自称圣托里尼了。

地方旅游机构放出来的宣传照是长这样的。还真是碧海蓝天喔,还有蓝白色的小教堂,怎么样,看了你是不是心动了呢?

但机智的我,立马就从中嗅到了一丝“照骗”的味道(讲真,对现在这些时不时冒出来的听都没听说过的冷门景点,你真的要提高警觉,因为真的太容易让人上当了)。

于是我去翻了翻游客们拍的路人照。准备好了吗?广东的“圣托里尼”来了呦~⇓⇓⇓

所谓的“蓝白的建筑”,其实就是景区在沙滩旁边搭的一个简陋到不行的水泥牌坊一样的东西,然后涂成了蓝白色,旁边还有同样仿造拙劣的希腊风建筑。

一共就这3个小建筑,就敢说自己是圣托里尼了,我也是很佩服。

那个小教堂,近看是这样的,你看连漆都没涂匀诶。

讲真,你们是不是对圣托里尼有什么误解啊!这才是圣托里尼啊!!请不要侮辱这四个字。

在挨着“圣托里尼”教堂的旁边,居然还惊现了埃菲尔铁塔!这下你们怎么不说这里是广东“小巴黎”了呢?

在“巴黎铁塔”的对面,还搭着一个突兀的拱门一样的迷之建筑。好好的一片沙滩,摆上这样一堆不伦不类的建筑,真的好看吗?

然而在某些媒体的宣传中,它又是长这样的,用来“欺骗”那些单纯的被美照吸引前去的游客。

我举例的这个广东的那琴半岛,只是如今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的那些新晋网红海岛“照骗”家族的其中一位。

海岛作为如今假照片盛行的重灾区,数量多到完全可以组一个“假脸姐妹团”了。最近在抖音上大火的“中国的马尔代夫”养马岛,就是其中抢占C位的一个。

这个被山东旅发委和抖音带火的小岛,自称是“中国的马尔代夫”,一个捡海星的视频就有70多万个点赞,一时间就成了网红,据说现在上岛的桥每天要堵好几个小时。

大家可能以为,视频总不会骗人了吧~naive!抖音的滤镜,是比PS修图更BUG的存在啊!

视频滤镜下的养马岛

游客真实镜头下的养马岛

也难怪,很多游客千里迢迢,堵了几个小时的车赶到了养马岛,发现完全不是视频里看到那么一回事儿。

除了发微博发个牢骚还能怎么办呢!喊山东旅发委赔路费和精神损失费吗?

据说现在每天上下岛的车有1万辆,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岛上的酒店、饭店都爆满了,需要提前十天左右预定。

价格么也自然水涨船高。醒醒,别再被假视频骗了好吗?

看到这里,你们有没有发现,在为景点宣传找噱头这方面上,某些媒体们可是很厉害的喔。

他们非常擅长选取一些片面的失真的照片,特别是选取某些角度,然后往国外那些知名度极高的热门景点上靠,动不动就是“发现一个冷门景点!像极了国外的XXX”,“不用去国外,原来国内也有XXX”.....反正好像只要挂上了国外的标签,就有种立马升值了的感觉。

当你看到类似上面这样的标题,你可要警惕了

像养马岛所标榜的“中国的马尔代夫”,就是一个已经被标签化的形容词。

只要是长得还可以的海岛,都可以比喻成“中国的马尔代夫”,如果岛上有色彩斑斓村庄,那就是“仿佛意大利的五渔村”,只要有蓝白的建筑,就可以说成是“圣托里尼”。这样的套路,大家都心照不宣。

前不久福建的东山岛大火,有媒体就把岛上的金銮湾形容成了海上的“天空之境”。

认真讲,这确实是一片沙子很柔软很干净的沙滩,在某些时刻某些光线下,两者确实挺像的。

但是硬要把它说成是玻利维亚的“天空之境”,我只能说,有点牵强。

一个是位于南美荒原中的一片一望无际的盐沼,一个是东海边的一片干净的小沙滩,在我看来是两个国度的两种不同的自然之美,各有各的美妙之处。强行地给金銮湾挂上“天空之境”的标签,我只能说是一种忽略了它本身的美感,暴力地将它脸谱化的做法。

金銮湾只有在退潮之后,海滩才会出现镜面一般的效果。也就是说,只有在傍晚,你才能感受“海天一色”。

白天,这里就是一处东海边的沙滩而已。

在傍晚时分,渔民会出海归来。在退潮后的沙滩上“耙田”,每耙一段,渔民就会从沙堆中捞起沙白放进身后的背篓里,补贴家用。也是这儿独特的风土人情。

所以,当你仔细去感受、体验金銮湾的美,你会发现,它只是在某些时刻和角度像另外一个国度的一处地方,但本质上,它散发的是东海的安逸气质和福建渔村的风情。

好好的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好吗?一定要崇洋媚外吗?

同理,那些用失真的照片和国外景点作对比,说新疆库车是摩洛哥的,说深圳某个建了一间豪华酒店的沙滩是巴厘岛的,说浙江某个水上森林是瑞典的,就好像硬要把一个素颜的东方美女浓妆艳抹打扮成外国妹子,推给你说,看,她多美。

在这个我们获取资讯,几乎全部都依靠多媒体的时代,我相信大多数人想去旅游的动机,多半是某天忽然在一个网站、公号或者电视节目上看到了让人窒息的美景。

然后可悲的是,我们眼中所看到的那个大自然,总是会被人为的扭曲。而长期被这些加滤镜严重的照片刷屏,又会让我们逐渐丧失欣赏自然之美的能力。

在此,我真心想对那些已经习惯了用严重PS失真的照片宣传旅游景点的媒体们说,别再拿着假照片出来骗人了!!

也别为了点击、阅读,把标题起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了!!!

作为旅行公众号,多多分享旅行干货,才是正经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