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鹰爸”带仨孩子徒步三天 从丹江口走到郧阳中学

左一起:朱俊、朱华利、朱思成、王晓峰、甘甜、甘涛。走近百公里的长路,对孩子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经历。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张贞林 报道:这几天,朱思成、甘甜、王晓峰3名初中生,还沉浸在从丹江口市徒步到郧阳中学追梦的壮举中。10多天前,他们3人在“鹰爸”朱俊等家长的带领下,从丹江口市城区出发,徒步3天,走了百余公里路,到达郧阳中学。近日,朱俊等家长和孩子们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旅程。

暑期计划 “鹰爸”准备带孩子徒步到郧阳中学

暑期,许多家长带着孩子乘飞机坐火车去旅游,可家住丹江口的朱俊却带着3个初中生从丹江口城区徒步到郧阳中学,让孩子们用脚步丈量心中的校园。

朱俊是一名普通工人,但他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早些年,朱俊看过被誉为人才“魔术师”的蔡笑晚所写的《我的事业是父亲》一书,其中讲述他带3个孩子从河北走到北京的事例,让朱俊印象深刻。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太缺乏苦难教育、挫折教育,很多事情都被大人约束着,他们缺少肉体上的锻炼。几乎没挨过打,也没挨过饿,体育运动也很少,这样的孩子遇到挫折很容易退缩或走极端。朱俊说,他希望用一种活动来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再结合学习、理想、目标这些元素。

其实,朱俊打算带孩子徒步武汉,但孩子的补习班太多了,总共就只有一个星期的空闲时间。于是,他为孩子们制订了徒步郧阳中学的寻梦活动。

身边的朋友得知朱俊的计划后,起初有七八个孩子加入了进来,“考虑到孩子们没有长距离徒步行走过,我就对他们进行训练。 ”朱俊说,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他有一个原则,就是必须有家长陪着孩子一起走,“有的孩子5公里走完,第二天就腿疼,不想参加了。还有的家长自己不想走,只想要孩子参加,但是我拒绝了。”

最后,只有两位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朱俊的徒步活动,三个孩子分别是朱俊的儿子朱思成和他朋友的孩子甘甜,他俩在丹江口大坝中学上学,即将上初三;另一个叫王晓峰,在北京路中学上学,即将上初二。

为了确保安全,细心的朱俊提前查看行走路线,他先开车走了一遍,把沿途的商店、宾馆、饭店,还有路况风险等都记录下来,“前后筹备了一个月,最后,我挑了三天连续阴天的天气作为活动时间。”朱俊说。

挑战自我 3天共走了百余公里

他们从丹江口出发,朝着心中向往的校园进发。

充分的准备后,徒步旅行就这样开始了。8月17日早上6时,朱俊和另外两名家长带着孩子背着行囊,从丹江口市城区徒步出发。

一开始,大家显得很兴奋,谁都没有喊累,还暗自鼓劲。累了热了,就坐在路边歇息,用矿泉水冲头降温;困了饿了,就吃随身带的火腿肠和快餐面。

朱俊说,这次徒步行走其实很艰难,“我42岁了,左腿跟腱断过,但是我必须要给孩子一个榜样,我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王晓峰身高1.8米,体重179斤,甘甜是个女生,他俩平时锻炼都很少,能走下来,大家都没想到,孩子的表现超过我的预期。”王晓峰的父母本来准备陪孩子徒步,由于临时有事,朱俊的堂弟朱华利主动参与进来,做这次徒步活动后勤保障。

甘甜说,这次徒步,起初一切良好,可当距离土关垭5公里的时候,她的脚开始吃不消,同伴们的身体也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大家互相鼓励,终于在中午一点半的时候到达土关垭。吃过午饭,休息好了以后,觉得还能继续往下走,便定下下一目标,浪河镇。后面的路越来越难走,疼痛好似能蔓延一样,从脚到小腿都有疼痛感。“我们便用听歌、谈话等方法来转移注意力。别说,还真有用。就这样,我们一步一步,最终到达了浪河。用时十个多小时,走了40多公里。”

第二天,在向武当山行走时,甘甜有些轻微中暑,喝了藿香正气水,她咬咬牙继续和同伴前行。“因为体力不支,我们只好走半个小时就休息一次。终于走到了一个加油站。我爸爸和同行的一个叔叔受不了了,听说这里有公交车,便要带着我一起坐,但我拒绝了。”甘甜说,这是一次肉体和精神的斗争,她选择跟着精神走。当晚,他们夜宿武当山。

第三天,甘甜由于生病,从武当山坐车到十堰。朱思成和王晓峰在朱俊的陪伴下,继续徒步行走,向郧阳中学挺进。19日下午6时,朱俊和孩子们到达郧阳中学,他们参观了向往的校园。

人生感悟 这是爸爸送的最好礼物

经过3天艰难跋涉,他们来到了向往的地方——郧阳中学。

走百余公里的长路,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经历。

回想起疯狂的徒步旅行,朱俊等家长说,他们希望在行走过程中,和孩子好好交流,风雨同行,共同克服困难,一起经历,共同成长。

甘甜是这次活动唯一的女生,在大多数人看来,一个女孩子从丹江口徒步到十堰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每当她和朋友们说起这件事,他们都是千篇一律的一句:“你是不是疯了?”然而,甘甜却实现了这个梦想。在甘甜看来,这次“求学之路”活动的最关键的一部分,就是参观郧阳中学。她一直把郧阳中学作为高中的目标,浏览过文化长廊后,她感慨万千,更坚定了她要去郧阳中学上高中的决心。“回家的路上,大家一致要求走来时的路,我们几个看着车窗外,回忆着徒步走的点点滴滴,体会这一路的艰辛。”

王晓峰说,这次活动并不是特别累,主要就是要克服脚的疼痛。徒步,不仅磨炼了他的意志,还锻炼了他的身体,让他明白学习再累也没有徒步累的道理,“到后期我的脚痛渐渐加重,这是对我意志力的一个极大考验。最后脚疼到了只能通过听音乐来缓解的地步,可我依然没有放弃。”

在这次活动中,有一件事情让王晓峰特别难忘。王晓峰说:“当我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在我一旁的朱叔叔,忍着脚痛,跑到一旁的小山坡上,帮我捡了一根树枝当登山杖。在处理树枝时,朱叔叔还划伤了小腿,这让我万分感动。”

朱思成相较于甘甜、王晓峰,体力较好,中途也动摇过,可他咬咬牙,还是坚持了下来。“我强颜欢笑,不愿表现出我内心的痛苦,明明心里很难受,嘴上却说‘没感觉,没运动量’,我最后靠着毅力,到了十堰!”在朱思成看来,这次活动让他学会了一种新的处世态度,就是要用毅力战胜一切,带动了他学习的积极性,今后要更加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近百公里的徒步追梦,与其说是一场行走,不如说是一场修行,修炼的是心,成就的是人。”朱俊说,他希望儿子从小就能培养起吃苦耐劳、勇敢、坚强的性格。他认为,每个男孩子都应该经受苦难教育,只是因人而异,方式各不相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