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0岁的他成为奥斯卡历史上年龄最大的获奖者

 

在刚刚揭晓的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部描述同性恋的爱情电影,获最佳改编剧本奖。

它让担任本片制片人和编剧、九十岁高龄的伊沃里成为奥斯卡史上年龄最大的获奖者,得到一份最有意义的九十岁生日礼物。

 

詹姆斯·伊沃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加州人,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但是他的电影大多关于欧洲。

  

此前,伊沃里已然获得过三次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提名影片分别是《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莫里斯》、《霍华德庄园》。

而早在1987年,他编剧并执导的电影《莫里斯》就是一部同性恋爱情电影。

  

《莫里斯》海报

 

在理查·罗宾创作的悠扬的管弦乐声中,年幼的莫里斯登场了,那年他只是个失去父亲的孩子。转眼,进入剑桥的莫里斯变成了一名英俊潇洒、朝气蓬勃的青年,他遇到了才华横溢、恬静优雅的克莱夫。

两个人很快变得形影不离,而克莱夫终于忍不住对莫里斯说出了“我爱你”,莫里斯也在那个夜里,偷偷翻入克莱夫的房间,深情地亲吻了爱人。

自此以后,他们变得更加亲密无间,在外人看来的“友情”变成了他们的掩护,因为那个年代的英国,与同性相恋是违法的。

 

莫里斯和克莱夫第一次心动,两人在一起读书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他们之间某种特殊的情愫。

克莱夫希望两人之间的感情更偏于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莫里斯和克莱夫在英国乡下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然而,看着同性恋同窗入狱的克莱夫念及自身,恐惧终于还是战胜了爱情。克莱夫娶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姑娘。

而莫里斯仍然孤独地以克莱夫的“好友”身份生活着,直到他在克莱夫的庄园里遇到了看守员亚力克。

夜半时分,亚力克翻入了莫里斯的房间,也许,他的勇敢让莫里斯想起了当年翻入克莱夫房间的那个自己,两个人相爱了……

 

被克莱夫抛弃后,莫里斯特地找了心理医生为自己治疗。心理医生由本·金斯利饰演。

就在莫里斯借住在克莱夫家的时候,猎场看守亚力克走入了他的世界,在一个雨夜,从梯子翻入他的房间。

出于阶级差异,虽然亚力克猛烈追求,但莫里斯还是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情感,并且对亚力克失约,让亚力克难过

在伦敦见面的两人终于直面自己的感情,亚力克放起了去南美的机会和自己的前程,而他的牺牲也等来了莫里斯的

克莱夫知道了莫里斯和亚力克的感情,当他望着窗外,却仿佛能看到年轻时,剑桥校园里那个朝气蓬勃的莫里斯

 

《莫里斯》改编自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生前从未发表的小说,福斯特早年丧父、进入剑桥后恋上同学梅瑞迪斯的经历,让这部小说有了半自传的意味。

但是当时的英国(1914年)根本不容许这样的小说出版,直到福斯特死后一年,1971年,这部小说才正式出版。

 

《莫里斯》爱德华·摩根·福斯特

 

1983年,伊沃里导演的《热与尘》刚刚大获成功,他和拍档伊斯梅尔·莫申特便接到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邀请,虽然福斯特生前表示并不希望自己的任何一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但目前的版权方国王学院希望伊沃里改编福斯特的某部著作。

他和莫申特选择了当时并不闻名的早期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虽然国王学院非常希望他能够导演福斯特最为人称道的作品《印度之行》。

 

虽然是美国人,伊沃里却是八九十年代最好的英伦风导演之一,他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

 

1987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获得了八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并获得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服装设计三项大奖。这部电影也让福斯特的同名小说一跃成为他最为畅销的小说之一。

而此时,伊沃里认为是时候改编《莫里斯》了,他曾在《纽约客》杂志的采访中称,他将《莫里斯》看成是《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续集,因为两部小说中的人物“面临着同样的境遇,都在谎言中迷惘”。

“我读了所有福斯特的小说,我认为《莫里斯》有机会被拍成一部非常好的电影。这个故事的主旨是要做真实的自己。”伊沃里在接受《访谈》杂志采访时谈到。

可是,《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编剧鲁丝·普罗厄·贾布瓦拉却不愿继续创作《莫里斯》的剧本,她觉得这部小说很不起眼。

 

《莫里斯》拍摄现场幕后照

 

伊沃里决定,自己创作剧本,“大部分有关于同性恋的电影,尤其是男性同性恋的电影,结局都很哀伤。《莫里斯》却有着幸福结局,这是福斯特生前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当时他并不能发表这部小说,但是如果可以,他便会坚持这部小说的美满结局……这样来说,《莫里斯》当年仍然是非常超前的。”

《莫里斯》由当时的三大英伦男神詹姆斯·威尔比、休·格兰特和鲁伯特·格雷福斯主演,威尔比和格兰特获得了当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大奖,伊沃里也凭借本片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

伊沃里和三个主演在后来的幕后采访中谈到,这部电影公映后,他们收到了全世界寄来的太多封信,感谢他们,因为这部电影改变了太多人的人生。

 

《莫里斯》上映宣传时期,Vogue杂志特意刊登了关于三位主演的访谈和时尚大片。

 

很多年过去了,伊沃里在2010年后便鲜有作品问世。

直到有一天他纽约公寓的邻居忽然问他,有没有兴趣改编一部叫做《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小说。

 

GQ杂志拍摄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两位主演提莫西·查拉梅,艾米·汉莫的时尚大片。

 

伊沃里读了这部由犹太裔作家安德烈·艾席蒙创作的小说,便迅速喜欢上了这个讲述十七岁少年艾利欧在意大利的小镇邂逅了二十四岁的美国青年学者奥利弗,两个人逐渐陷入了爱河,并且发展出了一段真挚爱情的故事。

 

导演卢卡·瓜达格尼诺在现场执导《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幕后照。

 

电影版《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在轻巧的钢琴和一张张文物照片中拉开了序幕。随着年轻美国学者奥利弗的到来,考古学家一家开始了漫长的夏天。

儿子艾利欧是个文艺少年,从小知识家庭的耳濡目染让他弹得一手好钢琴,年纪轻轻便博览群书,而英俊高大的奥利弗和俊秀纤弱的艾利欧关系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亲密,直到一天,艾利欧在自己的桌上发现了奥利弗留下的小纸条——让他今晚来找自己。

 

奥利弗和艾利欧的初相遇,陌生之中还藏着隐隐的尴尬。

随着艾利欧经常陪伴奥利弗去小镇,两人独处时间的增多,两人渐渐熟稔起来。

伊沃里的电影中时常有着大量的裸露戏份。

艾利欧和奥利弗之间的感情慢慢加温,他们谈论的话题也愈发私人和深入。

随着两人情感的深入,奥利弗终于约艾利欧深夜在自己的房间相见。两人坠入了爱河。

 

小说中,在奥利弗即将回到美国前,他和艾利欧前往罗马旅行。作者安德烈不吝辞藻地详细描写了两人在罗马的所有细节,而伊沃里简化了这部分的内容,却丝毫没有减少这对爱侣临别前的这次旅行中,两人热烈而裹挟着离愁别绪的爱情的美感。

 

奥利佛和艾利欧一起陪同艾利欧的父亲前往考古发掘现场。

 

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一段经典对白,就是当艾利欧回到家后,父亲告诉他,自己早就知道他和奥利弗的关系,并且支持他们。

伊沃里完全照搬了小说中这段完美的对白,但是他在之前的情节中,加入了一段艾利欧的父母在床上的对话,彰显了这对善解人意的父母对于儿子的担忧和理解。

 

艾利欧的父亲由迈克尔·斯图巴饰演,这位开明的父亲对于儿子的理解和支持让艾利欧的爱情为他留下的更多的是

 

小说结局是,很多年过去了,艾利欧和结婚生子的奥利弗又一次见面,俩人回到了艾利欧一家在意大利乡下的房子,奥利弗对艾利欧感叹,“在这儿看见你,就像昏迷二十年后醒来。”

俩人只是浅尝辄止地回忆着过往,奥利弗告诉艾利欧,“我什么都记得。”而艾利欧什么也没说,作者用一段文字描写他的内心世界,“如果你什么都记得……当你已经向其他每个人告别,此生已别无其他话可说,那么,就这一次,请转身面对我,即使用开玩笑的口吻……就像你过去所做的那样,看着我的脸,与我四目相接,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提莫西·查拉梅这一段坐在树上弹琴的桥段因为太具有魅力而为他圈粉无数。

年纪轻轻的提莫西·查拉梅便可以诠释人物复杂细腻的内心情感,让好莱坞一众大导十分看好。

 

伊沃里省略了这个结局,因为“你很难找到一个演员可以在形象上完全符合四十岁的提莫西·查拉梅”。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并不像《莫里斯》那样拥有美满的结局。也许伊沃里给这部电影定义了一个某种意义上的“美满结局”——在艾利欧和奥利弗的那通电话里,当艾利欧又一次用自己的名字呼唤着奥利弗,就像他们第一次相拥温存后,用自己的名字呼唤着对方那样。

  

奥斯卡欠伊沃里的小金人终于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