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颂红色经典,汲取信念力量|张敏瑜诵读《梁家河》节选:受苦人

4

九月

星期二

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有一个叫“梁家河”的村庄。多年以前,这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村落, "贫穷"与"落后"是它的代名词。

1969年,一帮北京知青的到来,打破了梁家河原有的那份静谧。这其中,有一个青年叫习近平,从那一刻起,16岁的习近平在那个叫梁家河村的地方开始了他的7年知青岁月。

纪实文学《梁家河》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真实记录了几十年来梁家河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蕴含着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书中的故事和道理,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今天,我们探究和弘扬梁家河精神,从《梁家河》中汲取思想营养和精神力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大西安追赶超越新篇章,为大西安追赶超越贡献新的力量!

为深入推进《梁家河》的学习宣传工作

自8月13日起

西安市投资合作委员会微信公众号开设“品颂红色经典”专栏

邀请西安市投资合作委员会党员干部诵读《梁家河》的精彩篇章

带您走进梁家河

追寻人民领袖初心

共同学习小村庄蕴含的“大学问”!

今天

西安市投资合作委员会投资环境监督处处长张敏瑜为大家诵读

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受苦人

《受苦人》

在知青们眼里,梁家河很原始。

梁家河人住得很原始。梁家河人住的是土窑洞。窑洞里不仅有虱子、跳蚤、臭虫、老鼠,偶尔还有蝎子,甚至有蛇出没。

习近平八一中学的校友、在梁家河一队插队的知青赵华安在接受《学习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房东的儿子来叫他,说家里进来一条蛇。赵华安跑过去,看到了吓人的一幕:那条蛇盘在房东的炕上,蛇身上是红色的花纹,吐着信子……房东夫妻俩吓得躲在灶台后,不知如何是好。赵华安拿了一床被子,把蛇捂住包起,准备打死。房东说: “蛇是有灵性的东西,放它走吧。”赵华安冒雨走了很长的路,把蛇放到了一道沟里。

粮食的加工也很原始,用的是石磨和碾子。比如,加工玉米,用碾子碾成糁子,煮粥吃;用石磨磨成粉,做团子吃。尽管使用毛驴拉碾子、拉磨,但每次加工都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知青们做不好这些活计,就先吃不用加工的小米,做小米饭;然后是玉米,碾一碾就能煮粥吃;最后才吃麦子,因为麦子加工起来最麻烦。

原始的还有劳动工具和生产方式。尽管在北京上学时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农具,但陕北的劳动工具依然让知青们印象深刻。梁家河刨土用的“老镢头”,比他们见过的要宽得多。这种镢头镢口宽,刨的土多,也更费力气。陕北的扁担是用质地坚硬的木材做的,没有弹性。为防止折断,中间还用一根短木加固。这种扁担使用起来,结结实实地压在肩膀上,很容易磨破皮肤。播种是人工撒种,在知青们看来,这是粮食低产的原因之一。

梁家河也很穷困。

有人一年四季只有一套衣服。天冷的时候,在里面缝上棉絮;天暖的时候,再把棉絮拆下来。

粮食不够吃,有人把残次枣磨成粉,掺在玉米面里,做成团子。这种食物很难消化,容易便秘,以致留下了“寻吃的,讨吃的,屁股掉个枣核子”的说法。为了应对粮食短缺,人们一天早晚两顿吃稀的,中午吃顿干饭,补充劳作消耗的体力。但常常挨不到晚上睡觉腹内已空,饥饿难耐,有人会取一撮儿盐,用水冲了,仰脖子喝下,趁腹内饱胀,赶紧入眠。

食用油是麻籽熬成的麻油,炒菜的时候滴上几滴。没有油吃的时候,人们取了杏仁,在热锅里炒一炒,权当有了油香味儿。

大自然严酷得让人敬畏。陕北干旱少雨,土地贫瘠。那口口相传的《祈雨调》里写着人们深深的无奈……

村里的小庙在“破四旧”中已被拆毁,但遇到天旱时,仍有人偷偷前去祭拜。献给龙王的祭品是一只皮包骨头的鸡,或是一两枚硬币。

陕北有句话叫作“饱吹饿唱”。劳作之余,肚子饥饿的人们会唱那忧伤的酸曲。酸曲被说成“腐朽”的东西不让唱了,就唱革命歌曲。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陕北人称自己是“受苦人”,他们在这像巨人随手抓出来的千沟万壑里生存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梁家河人就这样生活着,如同陕北山谷里生长的柳树,它拼命地向下扎根,那不同于垂柳的枝条直指天空,倔强生长。

张敏瑜

中国共产党党员,1981年8月出生,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现任西安市投资合作委员会投资环境监督处处长。

查看往期消息

投资西安

机遇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