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最后的美少年,致单纯美好的初恋“唯美情书”

在提笔写这篇电影之前,确实不知该以何种角度将它向你娓娓展开。毕竟当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还真是没有把它看完,因为它的节奏实在是太平淡了。想当初,我也是被华丽的噱头所吸引——“20世纪最后的美少年”正是源于此片。

当我再次打开这部电影时,适逢某个冬日寒夜裹在温暖的被子里失眠,原本想着会有助眠的作用,结果万万没想到就这样睁着眼睛看完了这部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情书》,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本身可以算得上狗血的“替身梗”,男主放到现在来评价的话,可以说得上是渣男了,然而添上“青春”这个题材,最重要的是——在导演很会讲故事的基础上,使得整个电影的层次突然拔高了几个档次,然后成就了一部清新脱俗的关于“暗恋”的经典日式电影。

在电影前期长达四十分钟的平淡叙事里,男主藤井君只存在在他人的谈话中,是个模糊的形象。作为此片女主之一的渡边博子,是藤井君的前未婚妻,在藤井君过世三周年的祭日当天,因太过思念男主,而向天国寄去了一封本不该有回音的信,看似偶然的举动,却在冥冥之中开启了一段“寻找藤井树”的旅程。

渡边博子并没有如愿的以为“人死能复生”,但也并非一无所获,至少她知道了她曾经深爱的男主年少时期的秘密——偷偷地喜欢着跟男主重名的藤井树。一个跟她长得一模一样的藤井树。

当她在远离神户的北方城市——小樽,看到那个骑着单车、把自己包裹的紧实短发女子时,凭着直觉叫了一声“藤井树”,又预料般地看见了她回头张望,尚不知她是何种复杂的心境。藤井树没有找到声音的源头,以为是错觉,便又骑着单车远去。

凭着女人天生的妒意和极度想要了解曾经年少的男主,博子再度给藤井树写了信,请求藤井树给她讲一讲她所知道的男主。

在这个寒冷冬日白雪皑皑一直感冒久治不愈的日子里,藤井树终于开启了回忆模式。那个被她淡忘的回忆开始一笔又一笔的浓烈了起来,而我们的男主——藤井君,终于悄无声息的正式登场了,为什么是悄无声息而非闪亮登场?

藤井树在信里一直都这样评价他“是个古怪的存在”,沉默寡言又高冷,还常常喜欢拿她恶作剧。因为彼此重名,在学校里两人都是被同学拿来开玩笑的梗。

一次班选委员会,两人再度被同学安排到一起当图书管理员,在全班起哄声里,藤井君第一次出手揍了挑事的男同学,而藤井树坐在位置上还是没止住地掉了眼泪。

两人在图书馆值日应该是最宁静无忧的时光了。尽管藤井君常常不做事,也总是挑些生僻冷门的书籍让藤井树登记,而且还在借卡书上写着他“藤井树”的大名,真是自恋的可以。

藤井树还记得他喜欢靠在白色窗帘旁边看书,阳光照耀在他的身上,风吹动窗帘,藤井树看到就想那时候的他挺好看的。

然而这在藤井树看来,这种宁静美好的他都是短暂的幻觉!一次英语考试,同学发错考卷,把原本是藤井君的试卷发给了她,为了避嫌不好当面找藤井君交换试卷,藤井树放学后在被称之为学生恋人聚集地的自行车停放点尴尬地等待藤井君,结果等到天都黑了他才出现,出现就出现吧,还非得要求她手动单车踏板发电来照亮英语考卷来对答案,她一边摇动脚踏板一边抱怨男主自己摇得手都酸了怎么试卷都还没对完。这在藤井树看来,这又是对她的一种恶作剧。

而恶作剧的高潮还来自藤井树替隔壁班女生大井充当丘比特给藤井君表白,在亲眼目睹大井被藤井君冷酷拒绝后的第二天,藤井君骑着单车骑到藤井树旁边,一头摘下大大的面包纸袋扣在了藤井树头上,惹得藤井树哇哇大叫差点撞上树干。

然而这样的回忆在藤井树的回信里开始变得淡淡忧伤,也许在如今的藤井树看来,那时候的自己其实还是有那么点喜欢藤井君的。

后来的藤井君出了一次车祸使得左腿受了比较严重的伤,等藤井树再次看到他是在学校的田径赛上。她在照相机的镜头里,看到他穿着赛服,左腿还绑着未拆线的绷带。自此她的目光在镜头里的他身上停留,看着他倔强的带伤奔跑、摔倒,在全校的嘲笑声中被人扶出场外。

藤井树在信中,写道了最后一次再见藤井君的情景。那时候家里遭逢变故,父亲因肺炎拯救不及时而过世,请了长假呆在家里,藤井君找到她家,开门的那一瞬,藤井树在男主的眼神中看到了从未有过的羞涩腼腆。他是来让她帮忙把书还到图书馆的,藤井树看了一眼那本书,又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冷门书——《追忆似水年华》。直到男主看到门旁挂着的字后,闪过失落,在藤井树不解风情的对话中,骑着单车离开她的家,藤井君本是来向她告别的,却终究没有开口。

回忆写到这里,有关男主的分享也跟博子告一段落。在博子的回信里,博子告知藤井树,藤井君是喜欢她的。但被藤井树否认了。博子最后的请求,是让藤井树替她拍一拍他们曾经就读的学校。

故事的高潮,终于在这学校的图书馆到来。曾执教过他们的老师领着她来到她以前值日过的图书馆,当老师给女学生们介绍藤井树时,学生们发出一片惊呼,就好像她们早已认识。

藤井树在女学生们羡慕的语气中,得知了在这图书馆里有着“寻找藤井树”的游戏,而这游戏的源头来自这图书馆里已经找到的87张被标记过的“藤井树”。在学生们一致认为写这些卡片的人是喜欢藤井树的结论里,藤井树又一次否认了,只是不再那么肯定了……

在与博子最后一次的回信里,藤井树没有告诉博子,她终于肯定的是,那个常爱捉弄她的藤井君,是喜欢她的。

当那群女学生来到她的家,递给她名叫《追忆似水年华》的书,她在学生们的示意下,翻到这本书的背面,打开了学生们找到的第88张借书卡——一张她学生时代的画像,署名藤井树。

在学生们欢欣雀跃的目光里,她表现得实在是太羞涩了。她一面佯装平静,一面想把卡片揣到兜里,然而不凑巧,她喜欢的围裙,上下没有一个兜。

故事到了这里,终于收尾。还记得第一次把这部电影看完后,夜不能眠,脑海里总是会响起电影里的背景音乐。

它总是能恰到好处的在故事的某个场景里响起,以此来撩拨你的心绪。在导演岩井俊二的拍摄镜头里,小樽这座北方城市已经美得如童话小镇,随便一截都是可以当做电脑桌面。

在这部电影放映之后,小樽也成了旅游胜地,当你看完这部电影,也定是会有要去一探究竟的感慨。

整个电影的风格一贯继承了亚洲人在感情表达上的含蓄内敛,尤其以日本最甚。整个故事都是在平淡的叙述里展开,没有强烈的情感起伏,但总会在细节里处处暗藏玄机,引人遐想深思。

甚至于当渡边博子知道有藤井树的存在后,也不过是自嘲般地表达了自己的妒意。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物都很普通,甚至没有值得大肆夸奖的品格。

不过,虽然整个故事都在讲述关于“暗恋”这件小事,但对生与死的理解也是有它独到的理解和描写手法,让人在看完后,也会认真思考关于“生命”的课题。

暗恋是青春里其中一道纯真又闷骚的风景线。在《情书》这部电影里,导演已经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关于青春的主题,大多数电影都主打“怀念过去”,而在这里,渡边博子在最后放声大喊“你好吗,我很好”里,终于释然,放下了对过去的沉湎,坦然面对秋叶对自己的等待,认真生活;藤井树在历经生死一线后,也终于正视自己对藤井君的感情,选择面对。

而对于这部电影隐形的boss藤井君来讲,借用《一代宗师》里的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多年前未曾寄到女主面前的那88张情书,以如此曲折多磨的时光轨迹终于得偿所愿。

可这回响,终究是以天人两隔的姿态成为绝唱。尚在人间的藤井树,是否延续了在天堂的藤井君的遗憾,我们不得而知。电影并未告诉我们答案,亦成了观者的遗憾。

正在看此文的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年少时光,是否也有像影片中人物那样小心翼翼的情感。

而我,希望此时的你,对于过去,不要留有遗憾。暗恋虽然很美好,但也希望看过这部电影后,能对自己喜欢的人,勇敢的表达心意。想必,这也是导演拍这部电影所希望的吧。

最后,温馨小提示:如果你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夜晚,或者和风如煦的午后,冲上一杯咖啡or红茶,慢慢品。:)